Toggle navigation
臺南社區大學台江分校
:::
關於台江分校
臺南市社區大學
創校緣起
影音分享
台江臉書連結
聯絡我們
重回村廟論壇
台江在地論壇
第一屆重回村廟
第二屆重回村廟
第三屆重回村廟
第四屆重回村廟
第五屆重回村廟
第六屆重回村廟
第七屆重回村廟
第八屆重回村廟
第一次《台江文化會議:在地發聲》
第十屆重回村廟
第十一屆重回村廟
台江社區學習報
第一期
第二期
第三期
第四期
第五期
第六期
第七期
第八期
第九期
第十期
第十一期
第十二期
第十三期
台江人地方報
001在地人的消息─台江散步,街頭巷尾的小攤滋味(上)
002在地人的消息─台江散步,街頭巷尾的小攤滋味(下)
003在地人的消息─台江土地會黏人
004在地人的消息─台江廟公臉譜
005在地人的消息─重回箔仔寮吳的尋根之旅(上)
006在地人的消息─重回箔仔寮吳的尋根之旅(下)
007在地人的消息─來廟口,看書真有趣
2015夏季報
2015冬季號
2017冬季號
公共參與活動
學習節慶化
敬老日
孝親日
擔水節
班級與社團的社會實踐行動
行動教室
廟口講座
公民小聚場論壇
台江公民行動
台江文化季
青春夜行
愛鄉護水
保生健康促進中心
台江社區博物館導覽手冊
台江民俗文化數位教材
台江流域學習中心
創藝線上藝廊
登入
登入
帳號
密碼
登入
:::
所有書籍
「第七屆重回村廟」目錄
MarkDown
海尾寮 寮不了 以地圖發現家鄉,海尾寮環村綠道地圖繪製之研究 -1
論壇議程
文化治理與社區參與
公共建築的參與與可能
台灣社會民主化歷程中的社區參與-1
台灣社會民主化歷程中的社區參與-2
台江文化中心的倡議
翻轉價值 協力實踐
台江文化中心--台灣新民主時代的文化中心
文化權利的多重性:爭辯、限制與可能-1
文化權利的多重性:爭辯、限制與可能-2
文化治理的可能與挑戰
台江流域學習行動
海尾寮 寮不了 以地圖發現家鄉,海尾寮環村綠道地圖繪製之研究 -1
海尾寮 寮不了 以地圖發現家鄉,海尾寮環村綠道地圖繪製之研究 -2
嘉南之美,大圳之眼-1
嘉南之美,大圳之眼-2
舊聚落新視界 俯視總頭悠活綠廊
兩河流域的適外設計
老公親◎新鐵人
環村綠道,台江流域專題研究的可能
陪伴孩子,看見台江學子改造家鄉的能力
海尾寮排水台 17 線上游段整治
營造台南山海圳綠道 嘉南大圳水岸再生
台江流域研究,打造水水家園
公民參與及公共治理如何可能? -1
公民參與及公共治理如何可能? -2
嘉南之美,大圳之眼-1
第七屆重回村廟 ======= 五、採訪心得 (一)楊阿嬤:住在水圳三角崛附近的楊阿嬤八十三歲(如圖二十二左),已經當曾 祖母。她說以前每天一大早會到水圳擔水回家,為一家人做早餐、剁番薯葉餵豬、 削番薯曬簽,然後到水圳洗衣服。家裡的事都忙完之後,得趕到田裡去忙農事, 田裡種植地瓜、稻子、玉米、西瓜、黃麻等農作物,一年四季都有忙不完的農事。 有一段時間,家族著手興建新式的透天厝,楊阿嬤蠟燭兩頭燒,除了要料理家務, 每天還要為工人準備點心、茶水,不僅如此,田裡的農事也沒閒著。雖然已經是 很久以前的事了,楊阿嬤至今回想起來,還是歷歷在目。 採訪心得:以前的人不流行外食,加上為了省錢,想吃什麼都要自己動手做,而 且沒有瓦斯,要準備柴火、準備一大家子的食物;而且沒有洗衣機,用水又不方 便,務農流汗,衣服容易髒,楊阿嬤要到水圳旁洗鍋碗瓢盆、洗全家人的衣服、 晾衣服、忙農事,楊阿嬤的生活真是辛苦忙碌啊! ![](https://lh3.googleusercontent.com/WMElTXaQofwXWpQ5ldrcPJT_3bXAcUA06aKZ0xETtxcdI_Qzoq9GK14EYPBF8GFydWJ8p-0xGV9aVmaV0WCsdo6GlO2DMuPwz1m7W-TeU4lVu9y1N0cDDtBGq1SWyNfO2Ev4CmmPah9OqOpS78UyOIYBbl85WOf0WuyE72ud6vwqFVk5aAUaLSYTPYwNFeOyDbd_96HAwUzxUeAWkJ9nY2FkQ1_IObP65IteD6g2em-dBwCg4sTUi4Ty-iBbidjsbJ2jJFQqGYA7I92lrEqBLURqrAthguiPiuKzJdYRVAV12dYREjNFytg5v6BjtIw51xOfqI4_p70eS2Ee8IpA1A-zr0qAr06QSxB_nQLZAMutuKqSEjik5Q_fxfRDH3jTEVaCSKzOETbZvugAL6fPcEtHhHfm3bfEjX5EfBvUA7jq2noMtmAXa5H9R2bElUyV-kfqTDQrsEtyAPV5VRTvkVrYf_AtZhOSHh25fVf6MN-feTNTrpJha_9gSx0BCtwMrbSNxCQgjuHdUd5wlEfvx3NeKXVV4HMC-XgNAUqyd-qCyWQ5w5v1BLHIO6mhJZZ7pumOw1qAi-vYZbyXW8N9QCnPCLnYdZD5mEaDQ_4OdDKlamW0=w259-h253-no) (二)鄭阿嬤:已經是曾祖母級的鄭阿嬤(如圖二十三左) 和楊阿嬤一樣,也是一早就要忙家裡的事,忙完之後, 到田裡工作,中午 11 點多回到家,料理午餐後,稍 做休息,下午 1、2 點回到田裡繼續忙碌,5 點左右 回到家,擔水、養豬、準備柴火、料理晚餐。鄭阿嬤 晚上也不得空,得砍柴、準備火種、削番薯。為了改 善家裡的經濟,鄭阿公還有製作麵線在販賣,麵線就 在鄭家老茨的禾埕曝曬,所以阿嬤晚上還得幫忙麵 線的工作。現在的鄭阿嬤還住在鄭家老茨的三合院 內,八十八歲的鄭阿嬤耳聰目明,看起來只有六十 幾歲。鄭阿嬤常常到朝皇宮走動,沒事時,就和其他老人聊聊天;朝皇宮有活動 時,她也會主動幫忙。問阿嬤三餐都吃什麼,她說兒子媳婦雖然不住在一起,但 會輪流回來為她料理三餐,到廟裡幫忙時,朝皇宮也會準備餐點,鄭阿嬤很開朗 的說,她胃口很好、不挑嘴,有什麼吃什麼,吃飯不是問題啦! 採訪心得:鄭阿嬤是個很樂觀開朗的阿嬤,走起路來健步如飛,臉上總是掛著爽 朗的笑容。她笑說,雖然兩個兒子書讀得不是很好,可是都很孝順,工作也都還 算順利。我想,這就是鄭阿嬤最開心的事吧! (三)鄭爺爺:鄭爺爺(如圖二十三右)是鄭阿嬤的二兒子,聽說鄭爺爺的大哥書法 寫得很好,住在市區,過年時會幫人寫春聯。鄭爺爺現在住在同安路附近,兄弟 兩人會輪流回家照顧鄭阿嬤,鄭阿嬤每天晚上都會有一個兒子回到三合院陪她過 夜,以免老人家有不時之需。鄭爺爺同時也是朝皇宮宋江陣的教練,小組成員乙 生的爸爸就跟著鄭爺爺在學習宋江陣,廟會活動時常可看到他們的身影。 採訪心得:鄭爺爺的孝順行為很值得我們學習,而他為朝皇宮的付出與貢獻,也 很讓人佩服! ![](https://lh3.googleusercontent.com/hg_lYiu9DZlh716ifACsHxPS-PP5cTFNt3TnzChr4HM4B-AYBLlWsAlm9l2nYZQSyMVipHka72Y7gI-o9Y-91GaVoktUyGvZXcdTpUykJv8l7MhTQhSr6KQohbnkrSH2yA2aH2UrV1qSYz4pCxTK5DmK6_uYRlVklnfy6Ti7q0CEo2KjvJkRGhycuujXCmvd_-MEim3afG79kvXHd8g87ivv5Zn5cp7CFZGQUEKGNtOo6mBdXRZlr5TI26RaTBJr3hIFrmjE8vtGr1rj-qGw1X0N1zL3pqGf8uMLoRXWMkL9qFS9TSl2yuZcwLrVnRfco_OL5_pYxqADcV7488OH3tvuue1hJISFj1fmwioO8QlWCb9yUAv5jf9Wu_tijniKWjDruG1vEIVMJ3aVg0UN0_uJca-ImLPAtTP2KaTyzpAqtCOfJDf2SuH1REiLdVuGPxo0VV0zfZhrM-wxubifN3TtaMF31NGzo5NDq3Sxg_N-PxuUfB3zjN3sNRMu29syCYQyO_wYOm_SwljbVfxoOkFk8AXrUkgI3t9BF74d3nOfGDUAziQiitaTW_iK77shMEVpxWu4FScewTfwiWQ9IymWHfUzbBqQQoY8IoWkKJp_NzPN=w481-h231-no) (四)吳伯伯:吳伯伯(如圖二十四)是在海尾寮長 大的,三角崛是他的游泳池,這次人文營的上 課地點「椪 舍學堂」是 圖二十三:鄭阿嬤(左)和鄭爺爺(右) 圖二十四:積極公民吳伯伯社區大學台江分校,也是吳伯伯小時候上幼稚園的地 方。吳伯伯面露微笑,遙想當年,那個小小的身影在 這裡琅琅讀書、排隊領用餐點。這次研究過程中,吳 伯伯是海尾寮的活字典,百忙之中,對我們「講古」, 讓我們知道許多關於海尾寮的點點滴滴。吳伯伯對於 台江這塊土地有很強烈的使命感,當過記者的他文筆 非常好,常常可以看到吳伯伯在報章或網路上發表文 章,表達他「愛鄉護水」的理念,號召更多人加入。 吳伯伯不僅是台江流域的志工,更是朝皇宮「大廟興 學」的重要推手。 採訪心得:吳伯伯對土地的關心與努力,值得我們效法。吳伯伯的好文筆、好口 才,讓他的理念有更大的影響力。我們要以吳伯伯為榜樣,從現在開始,努力的 學習,加強自己的作文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長大以後,也要像吳伯伯一樣,做個積極的公民,影響更多人。 ![](https://lh3.googleusercontent.com/_VAWcYHdYwiJ3E_I-BayOCINZh-Is_zC9SWsCVpd6bi8T_enOhCisHKLFlR8zwiPDRjrJ2eOnrmA0XJo97XDGsZgfwk5wksdLRdTOz5WN2Vy3lphRnSeedXx4v6KoDGb9G6GjO4YQy50LLy-c2q_YqM0waPF7jmmTkeF2ty_V1smwncudNJdU1orMXn78lM-jVA7iPmgbN-AGgeRXKFrhoVoR3jgVSb1DdYa91u_5gyOt8tkC3yOAnKdoH0zRtJmcSdHzXUuEvtqdotPghuFtrkRPER04IFbgxKk_7yTdeIsq4m6fU15ecnX41sHBTQkBMJniqH8r1-71i5utQWKLWAkyX0adPYTRIUJ7dXmC_FMdBxXfPAKlW7hYvvuzW0MsDZfmgs98B1Gie_STPuGgqVAQmlXzQ87WwM37o3VyVgyAUVndjNSC1rAQg8fPuKznJ-RQtC_evoyknEO6Qpgn6whhHb-MV2MkFiGSOEqUA1fBdMY1OC390EO29ypWuN2h87LAVGmRGgCmzlJyPb8e0YSJDRaaCWEteV2fo_0iv30SoRtmuCnxyX1qH46iC-e0N45Q7Gl7k7hOyDuS9sQBg1KDpuEUlN2HDfJ9P7RRN6Bl1RA=w287-h280-no) (五)周阿嬤:周阿嬤 67 歲(如圖二十五),在海尾寮長大,和來自陳卿寮的周爺爺 結婚後定居在海尾寮。周阿嬤說她小時候大約每天下午三、四點會去住家附近, 現在是海東里活動中心的吃水崛擔水。當時因為年紀小,力氣也小,每次只能挑 半桶水,把挑回家的水倒入家門前的儲水槽再繼續擔水。來回好幾趟,大約每天 都要花費二、三個小時擔水,才夠一家人一天所需。周阿嬤說,以前的水圳和學 仔溝都可以看得到魚;現在的水溝又是蟑螂,又是蚊子,又髒又臭。以前的空氣 很新鮮,現在到處都是工廠,空氣品質很差。以前的人雖然很生活很辛苦,可是 沒有一堆奇怪的病;雖然現在生活很便利,可是現代人一堆文明病,還有許多癌 症,好恐怖! 採訪心得:現代生活十分文明、便利,可是也造成了許多汙染,更對健康造成已 影響。我們應該要努力改善我們的環境,讓大家可以健健康康的生活。 六、研究心得 這是我們第一次在實地踏查訪問之後,動手繪製地圖,過程雖然很辛苦,卻是獲 益匪淺,有一種「腳踏實地」的深刻體驗。教我們繪製魚眼地圖的淡江大學建築 圖二十五:懷念以前環境的周阿嬤系系主任黃瑞茂老師說:「地圖不只是畫地圖,更重要的是表現出在地的世界觀。 從地圖繪製,了解空間、時間、人間三者互動關係,將老中青三代的生活文化記 憶,傳承連接。」剛開始,我們不太能夠理解這段話。完成研究後,我們終於了 解為什麼黃教授會這樣說了。在社區調查與耆老訪談中,我們更加認識海尾寮的 歷史自然人文空間,更難忘的是聆聽村內長輩的生活故事。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地方耆老,更是地方的寶。歷史是個寶藏,不該讓它消失 在時間的洪流中。研究過程中,讓我們看到海尾寮的美麗與哀愁,也發現傳統和 現代、人文和自然,是可以和平共處的,更是息息相關的。 台江流域專題研究人文營結束了,也完成研究論文,但這只是一個開始,「愛鄉 護水」是一顆種子,在我們的心中慢慢滋長。就像魚眼地圖的概念,我們的愛鄉 護水由海尾寮開始,要逐漸由台江推廣到安南區、臺南市、全臺灣,甚至全世界! 參考文獻 1. 翁育民(2006)。臺南市安南區食水崛之形成與變遷。 2. 2014 台江文化季海尾寮社區博物館導覽手冊 3. 臺南社區大學台江分校台江流域學習中心網站 4. 臺南市政府水利局網站 5. 臺南市安南區公所網站 6. Peo Po 公民新聞網站 7. 臺南市大海尾文化營造發展協會網站 8. 維基百科---堂號 9. 維基百科---三合院
:::
台灣即時空氣質量指數(AQI)
Tainan
的即時空氣品質
2025年01月10日 05時17分
50
優
空氣質量令人滿意,基本無空氣污染
各類人群可正常活動
書籍目錄
展開
|
闔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