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臺南社區大學台江分校
:::
關於台江分校
臺南市社區大學
創校緣起
影音分享
台江臉書連結
聯絡我們
重回村廟論壇
台江在地論壇
第一屆重回村廟
第二屆重回村廟
第三屆重回村廟
第四屆重回村廟
第五屆重回村廟
第六屆重回村廟
第七屆重回村廟
第八屆重回村廟
第一次《台江文化會議:在地發聲》
第十屆重回村廟
第十一屆重回村廟
台江社區學習報
第一期
第二期
第三期
第四期
第五期
第六期
第七期
第八期
第九期
第十期
第十一期
第十二期
第十三期
台江人地方報
001在地人的消息─台江散步,街頭巷尾的小攤滋味(上)
002在地人的消息─台江散步,街頭巷尾的小攤滋味(下)
003在地人的消息─台江土地會黏人
004在地人的消息─台江廟公臉譜
005在地人的消息─重回箔仔寮吳的尋根之旅(上)
006在地人的消息─重回箔仔寮吳的尋根之旅(下)
007在地人的消息─來廟口,看書真有趣
2015夏季報
2015冬季號
2017冬季號
公共參與活動
學習節慶化
敬老日
孝親日
擔水節
班級與社團的社會實踐行動
行動教室
廟口講座
公民小聚場論壇
台江公民行動
台江文化季
青春夜行
愛鄉護水
保生健康促進中心
台江社區博物館導覽手冊
台江民俗文化數位教材
台江流域學習中心
創藝線上藝廊
登入
登入
帳號
密碼
登入
:::
所有書籍
「台江在地論壇手冊」目錄
MarkDown
陸.引言:陳建明簡介∣台南市社區大學研究發展學會理事長
壹、活動流程
貳、台南市社區大學台江分校簡介 文/吳茂成
參、政大NPO-EMBA平台計畫辦公室簡介
肆、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與桃米社區簡介
伍、打造吃水堀夢想平台─社區公共藝術與生活文化
陸.引言:陳建明簡介∣台南市社區大學研究發展學會理事長
柒、李丁讚從生態民主談災後重建的反思
9. 98-12-27講座課程簡報電子檔
10. 相片
9. 98-12-27講座課程簡報電子檔
台江在地論壇手冊 ========
柒、李丁讚
[
從生態民主談災後重建的反思
](../../../tadnews/index.php?nsn=74)
文/選錄自台南社大台江分校部落格
生命在於互相尊重,才能連結,災難之後,人與人之間的民主對話是基礎,進而來解決問題,建立親密關係,李丁讚教授九月四日在台南以「生態民主與地方知識」的觀點,討論災後重建問題。
他認為,生態民主要從民主概念,延伸到如何面對土地、社會、文化,以及產業如何真正重建。
生態民主的基礎植基於對話,李教授認為透過民主對話才能建立親密感。我想對話不僅止於建立親密感,更重要的是存有感,才能互助。
李丁讚指出,除了將人視為人,聽他的話及聲音,生態包括自然生態、文化生態、社會生態,要尊重土地、人與社會、文化及土地的關係,以這個基礎,慢慢地對話。所有的演化、改革、重建,若是從生態、民主去發展,才不會產生斷裂。
洪水之後,流失的不只是親友、房舍,還有生態及村落文化。然而,我們往往只討論房舍的重建,從李教授的觀點來說,這樣的重建很可能是另一次的斷裂。
李教授特別論述熊彼德所談的「創造性毀滅」,資本主義就是一種,離開土地社會,自成一個系統來反應人的需要,不是反應人的需求,慢慢與土地脫離關係,形成災難社會。「災難發生不是從傳統演化而來,而是與傳統斷裂所成。」李丁讚的論述,值得吾人深省。
台南社區大學台江分校所推動的「重回村廟」運動,正好與李教授的主張相呼應。
台灣三、四百年來,有村有廟,一村之成,有其民、有其地、有其產、有其學、有其神,乃能形成一個互助永續的生命文化系統,而村廟位居其核心。
重回村廟的大義,即在於讓當代與傳統接軌!讓台灣三百一十九個鄉鎮,透過「大廟興學」運動,展現人民學習、對話的力量,發展社區、發展學習、發展生命,避免步入災難社會之途。
李丁讚進一步說明,創造性毀滅是談災難社會的因緣,因此,談重建必須將災難社會與傳統重新連結。他說,每個重建都是連結的過程,重建的意義來自連結、再連結,只有透過生態民主概念,重新面對土地、產業、文化制度,才有希望。
「重建就是以生態民主來重新連結,形成一個小社會。」我想,這樣小社會即是台灣大社會的基礎。
可惜的是,人往往是短視的,看不到問題,無法從危機、從經驗中去學習。李教授認為,人類的學習能力很低,只有反復的痛,才會思考,這是人類學習的過程。因此,李丁讚特別在這裡帶進地方知識概念來對話,來面對土地及群眾,他感歎,台灣的民主不應是民粹,好的民主是相互對話,一起成長、前進,這個過程一如易經的陰陽卦理。
從創造性毀滅的西方觀念,李丁讚在面對災後重建的思緒,逐步回觀到傳統文化,從易經的視野來看水災與重建。
他說,只有慢慢的河,才會滲透,才能對兩岸農田產生滋潤,農作才能長得茂盛,相對而言,太急湍的河,長不出什麼東西,好的河流要竄到土地裡,好的河流是一種陽的力量,任何力量都要與土地、人們對話,慢慢沉澱對話,才能慢慢孕育出生命。
以河為師,李教授指出,所有的改革,都是一種成長,「陽」是一種改革力量,重建也是一種陽的力量,社運也是,但是陽的力量,要能回到土地、回到坤,才能孕育、才能對話、才能成長,才能產生新的東西。資本主義的毀滅就是一直未能回到土地,才會毀滅,所以,地方知識是民主過程中,面對土地,回到坤的過程,在相互主體、親密關係下對話出來的知識。
李丁讚說,從傳統出發的知識,所有傳統要開放、演化,但不是斷裂,地方知識就是重新整理地方的對話關係,「陽」一定要回到陰的載體,其實每個地方,任何往前的力量,一定要往後退,一條好的河,不是一直衝,要慢慢下來,停留、轉圜、後退,才能產生地方知識。
陰陽互動之理,從村落來看,有內有外,重建是內還外呢?重建是誰的重建呢?唯有當重建的主體真正產生之後,才能真實的面對土地、面對人民及社會文化,才能展開真實對話,才能接續傳統,才能產生真正的親密、存有的關係!
李教授在結束演講之前,再次的強調,每個地方知識都不一樣,這個過程不只是重建,任何法律,在任何一個地方都有其知識。他說,生命的建立是靠著人與人的親密,所建立起來,人被親密對待著,才能產生生命,產生力量。
在這場「生態民主與地方知識」的對談中,黃申在教授特別呼籲要編輯災難社會學的教材,讓災難成為學習的課題,記錄片工作者則是反思要如何拍,對於這些提問?李丁讚認為南部的對話更有力,直指災區安置工作應採取中繼屋,才能做好重建。他強調,重建要慢,不要用效率來看,不能用管理的觀點來做,誠實面對就會發現價值,因為,忘記是來自沒有記錄,沒有傳承。
傳承是地方的重要工作。我從自身災區的經驗,反思著台江走溪流的民俗文化,災難是可以透過口述歷史、神話來傳承,教育著下一代的子孫,例如一百多年前,大雨大雨一直一直下,台江先民面對走溪流的悲慘經驗,最後透過祭祀,產生了「淵海佛祖」信仰,隱藏著先民對水患的悲慘記憶,透過祭祀,讓悲慘的力量轉為守護地方的力量,安心,安身,進而立命。
事實上,八八水災一來,自己置身於大廟水災現場,一種孤獨與無力感升起,幸有廟公提醒清理大殿,讓鄉親安心,才找到行動方向,才看到同時在水災中的學員志工的苦境,才能看到社大的意義與考驗,因此,鼓勵大家打電話討論,打電話詢問有無要協助的地方,志工有無餘力可以助人……與公部門、
NGO
對話,進行社會救助工作,最後,才是舉辦廟口音樂會、電影院,進而召集志工進行「台江治水工作坊」行動論壇,收集八八水災影像,進行台江走溪流的口述歷史,讓同是受災的你我,一起來向大道公祈安,一起來唱歌跳舞,讓沉悶的心,開懷起來。
從這樣的經驗,一如衝突可以看到問題,那是誠實面對自己的機會,我們也可以透過「水災」重新定義國家、社會、社區、非營利團體的責任、權力及內涵,以及我們自己要如何走出水災!
我們要做的應是重建村落永續的體系,重新面對土地、社區、文化,如此才能有力量面對下一次災難的挑戰,特別是地方有其存在經驗,重建要從舊有的存在經驗開始接續,要有文化、教育力量的參與。
我想,從對話來說,地方知識不只是有其內部「坤」的力量,也要有外部「陽」的力量。外部的刺激,往往才能看見自己、看見地方,一場水災是如此,一如有問題的同時,才能看到存有的意義!存有必須兩方互動,人與環境對話,區域移動及平衡是內外互動的結果,這些都是我們不可忽略的根本。
:::
台灣即時空氣質量指數(AQI)
Tainan
的即時空氣品質
2025年01月25日 05時17分
104
輕度污染
易感人群症狀有輕度加劇,健康人群出現刺激症狀
兒童、老年人及心臟病、呼吸系統疾病患者應減少長時間、高強度的戶外鍛鍊
書籍目錄
展開
|
闔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