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鼓勵在地學校將本土教育與社區博物館列為教材並安排學生進行田野調查,寫報告及發表 2. 本土教育的系統規劃及教材產出 3.完整及深入的台江社區博物館的調查及資料建檔,教材產出 及平台 4.本土教育及社區博物館人才培育 5.帶動經濟,如旅遊社區博物館 6.行銷本土教育及社 區博物館
提案一:與台史博、台管處及學校合作增加台江繪本、影音紀錄。 說明: 1.繪本和影音紀錄是 相當適合用來做為本土教育的教材之一,文化中心可結合其他公部門單位,依內容深度與廣度, 推出適用不同學齡層的版本。 2.或可如安順國小一般,由在地居民自己創作繪本和影音紀錄, 公部門則從旁協力。
提案二:舉辦「社區露天電影院」、「圖書遶境」 說明: 影音紀錄可做為推動地方文化的重要 媒介,若能利用各地方、社區的公共空間,播放較有趣的影片,再輔以擺設有關主題的圖書、創 作攤位,可吸引居民關注文化中心、提升文化自信心,並將文化活動融入生活之中。
PM2.5 空汙對教育的衝擊,現在都紫爆、紅爆,現在學校都在舉辦運動會,台南市政府有做哪 些努力?
台灣固無史乎?台江本土的文化底蘊非常深厚,只是我們未曾予以發掘與培養,希望台江文化中 心能像岡山文化中心挽救皮影戲般,能長期投注人力在本土文化上的文化發展與培養,而不是將
「天龍國」的思維用指導者的角度來搬移文化侵略。
設計遊戲活動引發興趣
台江是一座博物館,先將台江神化,使其法相莊嚴,香火不斷,才能力行人人到台江,力求三到, 方能人到、心到、錢到。
大廟興學有許多志工能帶動大家,多學習,活到老學到老,給自己多些多彩多姿的生活條件。 台江領域的國、中小學參與率一直很高,台江文化中心的完成,讓周邊學校也能進駐表演,打成 一片。
台江有什麼歷史文化脈絡呢?還是只有多數人所不了解的,更何況我們擁有的自然生態,連我們 的地方政府都不懂得珍惜與保護,未來應該有更多的本土教育,從教育,從孩子建立起,擴及家 庭、社區,甚至到台江整個區域,先從串連台江各級學校做起,透過更多的活動……
【友善親子自然公園】 安南區非常缺乏能讓親子共同玩樂的綠地公園,台江文化中心的戶外空 間,可以承擔這個功能。文化中心位置地處台江正中心點,也是人口密集之處,交通上相當便利。
再者,公園的規劃設立,也能發揮領頭羊的作用,建造更多親子友善公園能參考的範本。 目前, 多數的公園都被「罐頭化遊具」佔據,這樣的狀況亟待改進。塑膠遊具,一方面易壞,一方面有 釋出毒素的疑慮,再者,孩子們本來就需要與多元自然素材的接觸,來促進其經驗的積累,智性 的發展。在公園空間及設施的安排上,應該盡可能朝多元的空間,和自然素材來發展,具體而言, 有如下幾項: (1) 自然素材遊具及空間。用石材,木材等自然材料,來取代塑膠遊具的功能。 譬如,pu 材質地板,能以碎石地或沙地來取代。木材等等材料,也能製作更自然的翹翹板,獨 木橋等遊具,讓孩子們能遊樂,又能有多元的體驗。 (2) 多元地形 比起全部平坦的地形,略有 高低起伏的地形,更適合大人小孩們來發展遊戲。也能夠讓小孩們的進行各種運動,練習使用自 己身體肌肉的方式。 (3) 多元景觀 空間不宜單一,而應該有各式的景觀,植樹,草原,沙地等 等。這樣的空間,一方面能夠發展多元的活動,另一方面也滿足不同的需求。 (4) 親水空間 一 般公園常有深水的池塘作為景觀,但這樣深水的池塘,雖然有景觀上的優點,但卻讓人無法親近。 親水空間需要較淺的深度,讓大人小孩可以捲起褲管,就下到水中踏水。 期待台江文化中心的 戶外空間能成為友善親子的自然公園,讓台江的下一代,有充滿活力與歡笑的童年。
生命成長的起源,是最令人感動與難忘的。在地文史與景觀跨域整合,社區就是博物館。 知識不局限於文字,舉凡地方上的一棵老師,一棟舊建築,一種特殊產業,乃至一個小人物,一 件古物或一個小故事,都是博物館最佳的館藏。
嫁至台江的新移民,目前已經八年了,對於台江事物的認識是有限的,希望能提供移民台江的民 眾有多元學習的機會,增加認識台江本土教育的可能。
加入國際觀課程,例如樸門文化 PERMACULTYRE,關心地球,關新人類,資源分享,邀請講師 並實地操作。
台江本屬農漁村聚落,傳統文古物的保存,可望讓 E 世代的人,更珍惜了解先民的智慧,一社 區一物館,開啟塵封已久的文物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