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mpty Title

作者|吳秉澍。台南市私立瀛海中學。高一三班 指導老師|黃玉坤老師

壹、前言:研究問題與方法
「小台江河流讀書會」(以下簡稱小台江)是家長、學生、老師所組成的河川環境教育團體,以行動學習、鄉土踏查,促進孩子參與學習,拉近孩子與土地、河川、故鄉的距離;對於河流環境教育推動,有很大貢獻,2011年獲得全國推動環保有功社團特優獎項。研究者自小學一年級,便加入了小台江,從創設時,到獲得全國有功社團殊榮,幾乎未缺席,可以說是自己另一個學習教室,它影響研究者甚深,因而引發研究者,想要探討:小台江對於學生的學習模式有何影響?對於日常課程的學習有何幫助?
學習環境再怎麼惡劣,可以改善,但學習模式、方法錯了,我們將無法有效學習新事物,小台江利用河川為學習場域,讓孩子在河川鄉土中成長,不是坐在書桌前死讀書,而是將知識帶進生活,在生活中去活用、印證知識。
學生如何吸收、消化小台江教授的知識?小台江如何影響學生建構學習模式?建構的學習模式是否具備後續發展性?這是本論文關心的主題;因此,以下擬先藉由相關學習理論耙梳,印證小台江學習模式,並從上述問題意識提出以下幾個研究問題,進行訪談,了解小台江學員學習成長,進行分析:
1. 在小台江這個學習組織內,你學會了什麼?
2. 對於小台江的課程,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最喜歡的是什麼?
3. 在生活中,能不能用上在小台江裡學習到的知識、技能?
4. 在小台江學習後,對於日常的課程中有沒有影響?

5. 在小台江學的東西有哪些是同學或朋友較不會擁有或經歷過的?
6. 對於參加小台江有什麼感想?
7. 對於小台江的教學模式有什麼看法?
本篇研究方法,試圖藉由參與觀察法、閱讀文獻、訪談、分析,以達成對於小台江學習模式建立相關探討,正文說明如下:

貳、正文
一、小台江教學模式
在小台江河流讀書會裡,以船隊組織組成,分別為船長、領航員、引水人(家長)、水手(學生)、乘客(圖一),現任水手24人,小台江是一個開放的、學習型的河川教育團體,透過課程的規劃與設計、實地踏查、彼此互助,並為了相同的理念付出,讓水手與家長都想要繼續參與下去(吳秉謙,2011),小台江希望藉著數位、行動學習以及多元的學習場域,激發水手的研究、思考、發表的能力,學習公民素養、獨立生活、解決問題的能力(圖二)。

小台江將教室學習移到河川場域,讓學生們在戶外環境中親自體驗、學習,經過小台江的洗禮後,水手們對於河川環境教育知識有明顯的成長,證明了小台江的教育成效是良好的(王帝文,2012)。
研究指出學生較喜歡戶外教育,在河川環境教育中,戶外學習模式不僅可以提升學生對於課程的喜愛度,也可以訓練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蘇宏仁,2013)。在小台江,也會使用戶外體驗學習的教學方法,舉凡河川巡守、水質檢測、河岸植樹、辦理公聽會…等,培養學生獨立、參與公共事務、解決問題的能力,以河流為師,以河流為教室。

二、學習模式的類型與定義
林清山(2013)分析「混合式學習模式,係指利用不同的學習方式與技術,讓學習者能夠進行個人化的學習。」學者魯默哈特與諾曼也提出「知識增長、知識調整、知識再造」的三種學習模式,而奧蘇貝爾認為學習只有「和一個人認知結構中的既有概念產生連結時,學習才是有意義的。」(楊惠君,2004:235、291)
要能夠與自己的認知結構結合,最好的方法就是選對的環境,因為身體會去接收、感覺環境所蘊藏的訊息,與環境互動,轉化為自己的認知,再透過實作、應用,化為自己的經驗知識。例如要教導自然科學,將學生帶到戶外是最佳的選擇,要教導人文歷史,把學生帶至聚落中是最好的方法,而小台江把學生們帶至河岸旁進行學習,河流穿越了村莊,穿越了自然,穿越了歷史的時光,可說是最好的自然、人文教室。
推動台灣教育改革的黃武雄教授認為(2005:67、68)「維生、互動、創造」是人的原始趣向,而「維生不必教,創造不能教」,只有從「互動」中,打開「經驗世界、發展抽象能力」,才是學校教育該做的事。要打開經驗世界,就必須要帶著孩子走出室內,帶他到戶外,以實做代替聽講,直接讓他動手,用實物來取代課本,大地就是教室,讓他們用雙手去體驗,用身體去學習,小台江的教學模式,正是符合此項教育理念。
學習型學校的研究發現,教室並不只侷限在學校裡那四方型的房間裡,「教室的界限可以延伸到社區,甚至是社區以外,進入環抱社區的自然保護區。」(楊振富,2005:947)我們必須走出教室,才能真正的體驗、學到新事物,小台江將教室放大,把教室的界限,延伸到校門前的嘉南大圳、河川,延伸到村落,延伸到濕地,延伸到整個安南區,延伸到水手能學習且能到達的地方,小台江秉持「近身性」的在地學習原則,從最親近的地方開始,慢慢開拓水手的視野以及經歷。
學者羅傑斯指出「有意義的學習」、「學生中心學習模式」具有「個人參與、自動自發、普遍性、本質就是意義」的特質,學習要有自主性,並且要投入、參與其中,這樣的學習才能「改變學習者的行為、態度、甚至人格」(楊惠君,2004:294、295),從後文小台江水手訪談中,可知小台江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對於學習者的行為、態度,具有深遠影響。

加州柏克萊大學設置「學生學習中心」,發展「同儕學習模式」,提供大學生們認識、服務同儕的機會,彼此討論、研究、學習,針對不同的問題一起努力解決,互相協助(陳曼玲,2007)。小台江也採取了這種教學方法,由資深水手來教導新水手,不僅可以拉近水手之間的學習與感情的距離,又能將河流環境教育的理念、知識、技能,透過同儕合作學習,達到經驗傳承的目的。

三、研究分析討論
本研究對象,採立意選樣,訪談資深的小台江水手(表一),希望能從他們的學習經驗中找出學習模式,訪談可以讓受訪者說出生活經驗,研究者可以根據這些訪談內容來分析,將一件事拆解,讓它變成許多概念,由這些概念去歸類、統整,並且尋找他們背後的關連性或者它所代表的意義,從中導出研究的結果、結論(徐宗國,1997:70、71、72;高淑清、連雅慧、林月琴,2004:32、33)。

(一) 在小台江這個學習組織內,你學會了什麼?
在訪談中,每位水手回答學到什麼,其實都非常相像,像是學到環保的重要、如何表達自己要說的話、認識鄉土、河川的重要性,這些類別,剛好扣準了小台江的教學重點、學習主題:守護河川、守護家鄉以及公民參與(圖三),小台江為了達到教學的效果,採用了行動學習、小組討論等方式讓水手們能夠用參與的方式學習,發展自主式的思考。
學習到如何做河川踏查、騎腳踏車、如何介紹台江、如何解決問題、更了解了嘉南大圳的生態、意識到河川的汙染非常的嚴重。(訪問水手B君)
學到水質檢測、團隊紀律、寫作、做簡報、分享心得,上課要專心聽講、將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運用到生活上。(訪問水手C君)
水手B君學到如何做河川踏查、騎腳踏車、介紹台江、如何解決問題等,而水手C君則學到水質檢測、團隊紀律、寫作、做簡報、分享心得,從魯默哈特、諾曼的學習模式來分析,水手正處於重要、最初的階段─知識增長,學習到了什麼,也影響了後續他會創造什麼?他知識的基模最後會發展成什麼?甚至有些已進到後階段的學習調整或再造的模式了!

(二) 對於小台江的課程,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最喜歡的是什麼?
會讓一個人印象深刻、喜歡,就代表它有一定的獨特、挑戰性,在訪談中,水手們印象最深刻的活動有四項:百里溪行、青春夜行、淨堤、闖關活動,其中百里溪行及百里溪旅都非常耗體力,沒有強健的體魄與毅力是不可能達成的,會選擇這兩樣的水手大概是比較喜歡這類戶外的課程,能在親身體驗、勞動中,體驗到喜悅與學習到知識。
應該是百里溪旅,因為百里溪旅可以考驗你的體能,還有可以在台灣各地踏查,或者是也可以有團體合作的精神,像是搭帳篷,或者是,一起幫助別人合作,如果朋友沒有力氣了,就可以幫他加油打氣、幫助他。(訪問水手D君)
淨堤、青春夜行,需要高度的專注力及毅力、耐力,非常的耗神,但水手E君覺得只要有朋友的共學、陪伴,就不會那麼累了,朋友的陪伴,可以讓學習更輕鬆、有趣,這也是小台江河流環境教育的一項特色。
淨堤,因為淨堤就是…每天在禮拜三淨堤時,都會撿到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還有青春夜行,因為就是能和朋友們走在一起,然後可以一邊走路一邊談笑,這樣就不會累。(訪問水手E君)

(三) 在生活中,能不能用上在小台江裡學習到的知識、技能?
知行之間會有落差,我們大多是知而不行。但D君就能在生活中用上小台江所學的觀念,像節能減碳、資源回收、做鄉土解說,這種自動自發的學習,正好與羅傑斯提出的學習模式相符,能夠改變學習者的態度、人格。
環保啊,或節能減碳啊,比如說平常喝飲料就要做資源回收,不可以隨便丟棄。我和同學出去玩就可以當嚮導啊,幫他們帶路啊。(訪問水手D君)
在小台江中,環保不只是一項課程內容,而是水手的素養,從研究訪談中發現,水手對於資源回收、向別人介紹家鄉,都非常的上手,可見平時的訓練,已印在他的大腦裡,技能已成為他經驗的一部份,進行知識調整,甚至是知識再造,達到魯默哈特、諾曼提出的學習模式,開始編織心中知識的網子。透過實作且不斷的練習,讓環保不再是個名詞而是動詞,知行合一。
有,有用過,我有一次去外公家,然後,就在地上看到一灘水,然後我弟就問這個能喝嗎?然後我就說當然不行,因為這是地上的水,然後他又說要不要拿去檢驗看看?然後我們就把它裝進瓶子裡,然後有一次來小台江時,就用儀器檢驗,結果不能喝。(訪問水手B君)
知識不只在課堂上才去討論,而是能在日常的生活中起著反思的作用,平常我們經過一灘水,心中想的應該是該如何避過它,但B君心中好奇的想,要不要把它拿去檢測?這代表觀察好奇,已經成為他的習慣,也代表在平時,水手就會在生活中觀察、實踐,印證在小台江習得的技能。

(四) 在小台江裡學習後,對於日常的課程中有沒有影響?
小台江除了國英數課程沒教之外,其他科目大都有教了,但並不是分門別類一樣一樣來授課,而是將這些知識混合在踏查或者其他學習活動中,讓水手「利用不同的學習方式與技術,讓學習者能夠進行個人化的學習。」(林清山,2013)不再是破碎的知識,而是一連串、整體的知識。
會,就在上課時老師講的會比較聽的懂,像是那些有關自然的科目。(訪問B君水手)
就像是上課的時候,老師會問到一些像是小台江有學過的問題,我都可以很快的回答,社會科跟自然科會比較多一點。(訪問水手E君)
在小台江學習了酸鹼度的判斷,使得後來學校在上課時,能容易吸收,腳踏車的學習課程,讓我了解了它的組合模式,判別星座的課程,讓我與同學聊天時,多了一個話題,也讓我知道了星空的奧妙。(訪問水手A君)

從水手B、A、E君的訪談分析,小台江的課程可以補正規課程所不足的部分,水手在社會、自然科能有較好的學習成效。進一步推論,可能是因為進度的壓力,正規課程可能不會講得那麼深,而小台江並沒有進度的壓力,讓水手可以擁有更多「個人參與」的學習機會,學習到更多元的知識,讓水手打好基礎,上課時就能與小台江所學產生印證,學習起來更得心應手,透過親身參與得來的知識,更可以讓水手融會貫通,而不是死背活塞的記住知識。
(五) 在小台江裡學的東西有哪些是同學或朋友較不會擁有或經歷過的?
在小台江,水手常比同學擁有更多接觸自然、人文的童年經驗。
水質檢測,然後,還有鄉土踏查,他們比較不會去做那些事,然後還有去河川撿垃圾,騎腳踏車三天兩夜,還有走路一整個晚上,感覺他們都比較不會做那些事。(訪問水手B君)
嗯.....應該是騎腳踏車去踏查吧,平常同學都是下課就去補習班了,不然就是回家啦,比較不常騎車去其他地方,還有一些,就像是河流之類的知識,我們班可能有些人,有些都不知道。(訪問水手E君)

水手B、E君,在訪問中都有提到鄉土踏查的經驗,一般的孩子大概只會在書上看到關於家鄉的介紹,雖然在書上可能看過其影,但是不曾實地去看過,古人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親身的踏查能加深印象並且發現意料之外的事物。一般的孩子大概每天都過著一成不變的生活,讀書變成生活的重心,比較不會擁有其他特別的學習活動,但參與小台江的孩子,就有較多的機會去嘗試,增加自己的經驗與精力。

(六) 對於參加小台江有什麼感想?
從水手C君的訪談中發現,水手不會以為自己年紀小就認為自己不能做事,不會以為年紀小就沒有力量,他們認為只要用心去做,力量就會積存起來,變成一股大力,像推動山海圳綠道,當綠道慢慢的完成,水手們看到自己付出的力量正改變著這個環境、世界,就會對自己的學習更有信心、成就感。
很幸運的,我四年級就加入小台江這個大家庭, 可以從領航員,船長,引水人和老師身上學到很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和能力 讓我體會到原來小孩子也可以和大人一樣關心和保護我們週遭的環境 每周三下午例行的”尋寶遊戲”,到校門口對面嘉南大圳的堤岸撿垃圾,看到我們整理過的嘉南大圳越來越乾淨,看到我們的台江山海圳因為我們的努力慢慢的成形就覺得很快樂,很有成就感。希望大家能一同為我們的生活環境和文化貢獻一份心力。只要每個人都可以付出一點點,那就會變成極大的力量!(訪問水手C君)
換而言之,最好的河流環境教育就是去做,行動是第一步,學習也是一樣,第一步就是要去做,從行動中學習,學習並不只是坐在書桌前,打開書本才是,學習是一個動詞,行動學習是讓自身體驗,用經驗換取知識,如同黃武雄教授所強調,打開「經驗世界、發展抽象能力」,這是河川環境教育團體應堅持的原則。

(七) 對於小台江的教學模式有麼看法?
小台江採戶外教學,行動學習模式,水手更能投入學習環境中,這與一般上課的模式有很大的不同,讓學生學習吸收新知的方法,也跟著調整、變化。
就是,平常上課時老師都是站在講台上,啊…我們小台江是去外面,用那個行動學習的方法上課,而且小台江學到的東西比較不容易忘掉,啊…上課的比較容易。(訪問水手B君)

小台江上課的模式,小台江的主旨就是愛鄉護水,所以我們小台江就會出去踏查,做一些活動,平常上課都是只坐在教室裡聽老師講話,而且上課上的東西都比較容易忘記,因為小台江的活動很多都是會讓人印象深刻,就很難忘記。(訪問水手D君)
要讓孩子記得所學東西,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讓他印象深刻,小台江以行動學習教導學生,吸收知識,同時訓練專注力、體力、表達能力,在蘇宏仁先生的研究中也提到,戶外學習模式不僅可以提升學生對於課程的喜愛度,也可以訓練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蘇宏仁,2013)。本來人類就是利用身體體驗來學習知識技能的,透過身體實作,能讓學習的經驗更為深刻,讓知識技能成為身體的一部份。
訪談也發現,小台江與一般課程最大的差別,就是互動與體驗的教學模式。
就是在學校上課,就是師生沒有那麼多互動,啊…小台江是老師會跟學生問問題,或者是帶動一些活動,就是互動比較多,然後會用一些獎品,提供獎品來回答問題,有獎徵答。(訪問水手E君)

學校應該要做的只有兩件事,「打開經驗世界、發展抽象能力」(黃武雄,2005:67、68),透過互動,學生更能投入學習情境中,提升專注力,進而打開經驗世界,學校課程,學生往往不容易專心學習,實作經驗少,很難發展抽象思考能力,小台江的行動學習,則使人更加投入,不死記活塞的背誦知識,而是將知識化成水手的生活常識。
参、結論
學習環境再怎麼惡劣,可以改善,但學習模式、方法錯了,就無法有效的學習新事物,小台江利用河川為學習場域,讓孩子在河川鄉土中成長、茁壯,將知識帶進生活,在生活中活用、印證知識。水手們從做中學,直接用身體去接受第一手的資料,不像在教室中,學習課本上的知識。
訪談發現「行動」是水手建構學習模式的重要因素,行動也是水手吸收、消化知識的重要方法。當我們去做,就會學到新東西、發現有趣的現象。現在教育只教導印在書上平面知識,但,這個世界是立體的,小台江的水手透過行動學習、親身參與,學習方法是經驗的整合,從知識的增長、調整到再造,在腦中形成一張由知識、經驗構成的網子,當這張網子越織越大,就可以再織另一張,最後所有的網子還可以串起來,在日常的課程中,以這些為基礎,上課時,便可舉一反三,讓自己學習到的更多,具有魯默哈特與諾曼所提出的「知識的增長、調整、再造」的學習模式特色(楊惠君,2004:291),先一點一滴的累積知識,再去加深、加廣,像一個地洞,入口非常的狹窄,越走越深時,洞穴就越變越大,最後變成另一個世界,經由增長、調整、再造的過程,構建自己的知識網。
小台江水手在平時訓練中培養專注力、毅力及觀察能力,學習新知,回到教室,便加以運用,加深加廣,創造出屬於自己的豐富知識庫、思維殿堂。水手還有一項學習模是特色,那就是同儕學習、夥伴共學,大家分工合作,在推動山海圳綠道這類公共事務時,集結力量,共同解決問題,且有夥伴互相激勵,持續的實踐淨堤,完成青春夜行的挑戰,訓練合作、組織能力,將經驗傳承下去。
歸納上述分析,小台江水手的學習模式就是藉由環境互動,發揮自己的觀察力,將所看到、聽到、感覺到的事物記錄下來,打開經驗,發展抽象思考能力,透過組織能力,將資訊整合起來,加以實踐,變成了增能的學習模式(圖四),藉由團體合作,保護環境,達到有意義的學習,改變了自己的態度、行為與人格。

 

肆、參考文獻
1. 王帝文(2012)。NGOS參與河川保育之認知機制探討-以《小台江》河流讀書會為例。康寧大學。
2. 林清山(2013)。混合式的學習模式,2014/3/10引自http://search.naer.edu.tw/edu_paper/data_image/g0000219/0n109/20130500/p0000171.pdf
3. 吳秉謙(2011)。以河為師,探討國小河川環境教育─以海佃國小《小台江》河流讀書會為例。小台江100學年(上)學習手冊。
4.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市:巨流圖書有限公司。
5. 徐宗國(譯)(1997)。質性研究概論(原作者:Anselm Strauss , Juliet Corbin)。台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
6. 高淑清、連雅慧、林月琴(譯)(2004)。探究生活經驗(原作者Max Van Manen)。嘉義:濤石文化。
7. 黃武雄(2003)。學校在窗外。台北:左岸文化。
8. 陳曼玲(2007)。建立「學生教學生」的同儕學習模式—加州大學柏克萊校區學生學習中心。評鑑雙月刊,第6期。
9. 楊振富(譯)(2005)。學習型學校(原作者:Peter Senge)。台北:天下遠見出版公司。
10. 楊惠君(譯)(2004)。終身學習全書(原作者:Sharan B.merriam、Rosemary S.Caffarella)。台北:城邦文化發行。
11. 蘇宏仁(2013)。三種教學策略對提升國小五年級學童河川學習成就與批判思考能力之研究-以桃園縣河川教育中心主題課程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

台灣即時空氣質量指數(AQI)

Tainan的即時空氣品質
2024年03月29日 05時17分
42
空氣質量令人滿意,基本無空氣污染
各類人群可正常活動
空氣質量令人滿意,基本無空氣污染

書籍目錄

展開 | 闔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