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mpty Title

 

 

張喬馨/清大人文社學生

一、前言
在大二的學期初,為了尋找課業上地區性的研究主題,意識到自己是一個沒有根的人,當談論到自己是何地人,發現自身對於隨即說出「新竹人」所指涉的新竹區域其實所知甚少,這種缺乏在地熟悉感與地域連帶感,帶領我走向尋找家鄉的那扇大門。
二、何謂家鄉認同
以產生認同感的基石,我認為家鄉認同可以分為因血緣、地緣關係與自我成就連帶而形成的「家鄉」,舉自身經驗來看,雙親皆為南投人,並且親戚多居住於南投,南投之於我則形成一種因血緣的牽連而有附加情感的地域,南投對於我而言是因血源關係而產生的家鄉認同;那關於自我成就形塑的家鄉感,則是打工換宿的瑞穗與實習機構的台江,這裡說的自我成就意即在當地創造出屬於自身的人際網絡外,並在這網絡中達成自我的成就,而衍生出的認同與歸屬感。在前述提及的新竹,便最貼近地緣關係而衍生出的地域連帶感,求學階段與所有的情感連結皆由新竹擴散出去,於是,從名義上來說,新竹是我生命經驗中最底層的土壤,在這片土地上,澆灌出自我成長與展現自我的枝枒。

三、家鄉認同的游移
所謂家鄉,是伴隨著生命記憶而存在的地方,曾經遺落生命碎片的地區皆能稱為家鄉,但本文指涉的家鄉是生命經驗中佔最多部份的新竹。於此,新竹對我來說僅是個孕育記憶與留存成長史的地方,關於那片土壤所組成的成分是什麼,我卻一無所知,這或許牽涉到我是否強迫自身去承認新竹人的認同?暫時,我想先放下這個疑問,先將家鄉認同感尋出來後,解構原有的認同再強化另一個認同,何嘗是件壞事?在這之前,有個更大的問題擋在前方,「為何我不想當新竹人?」,撇開為人詬病的生活機能低劣,如高物價與美食沙漠,相信這並非自身排斥認同新竹的原因。在實習期間,解惑了無法認同新竹的基本問題,「找出當地的魅力才能在心中生長成家鄉的根」,一位志工大哥的當頭棒喝,最根本的問題即是我並不了解我身處的這片土地,它的文化、歷史與何以現今呈現這樣的面貌,以及最明確的是,它對我來說是個沒有渴望返鄉的存在。藉由此次實習經驗,瞭解台江地區民眾對於台江的認同,或許能反觀自身的地區認同。

四、台江是一面鏡子
接下來,將描述在台江看見的圖像,並解構台江民眾的家鄉認同,進而反思自我的經驗。在分校辦理活動期間,透過個案式的訪談與參與式觀察的研究途徑,先是由環境中感知到屬於草地人「不怕吃,只怕抓」8的熱情、好客的氛圍,並在這樣受寵若驚的禮遇中,發現了台江文化促進會的存在,以及台江分校大廟興學的辦學理念與認同一事有強連結。於彩繪河堤的活動中,認識了台江文化促進會的理事長,阿福大哥,經由其瞭解到促進會至今已十一年了,原起源於史博館的遷址,攸關安南區的文化記憶,其提到「大家提到安南區都說沒什麼(好玩的)」,於是召集了許多專家學者、議員與青年學子以及地方人士,齊同抗爭史博館遷址,而抗爭成功後,這群被組織的群眾亦是對台江地區有著深切的期許與想望,願使安南區文化重生並且發揚,台江文化促進會便延續傳承文化之感而成立9。在實習期間經歷的活動中,多數參與者、決策者皆知道促進會的存在並同時為促進會的成員,促進會的意義不僅在於留存文化,更是傳遞在地相關資訊的窗口,能說是提供地區訊息的流通平台,與人力、物力資源籌配的整合倉庫。由此可知,台江地區有一實際運行並能發揮效用的文化促進會再推波助瀾,但促進會之所以能有高強度的動員能力,這必須再經由成員間本身對於在地文化的認同強度來檢視,亦即成員對於在地相關活動的關心程度,雖與活動性質有關,但往後探究更根本的出發點為,願意對台江地區的付出與實踐,也就是對台江地區的認同則為最深層的行為動機。
強調「祭祀圈就是學習圈」的大廟興學,結合社區教育與社區營造的理念,塑造出一群具有高度行動力與實踐力的志工群。與台江分校執行長討論後,理解到實施大廟興學的初衷,鑒於高學歷者在主流價值中是遠離家鄉的,「學歷越高,被推得離家鄉越遠」,便希望透過地區性的在地教育使青年返鄉,讓青年與家鄉產生連結,當連結一緊,人員便會留下。現今台南社大台江分校多為成人教育,學員透過社區教育再重新體認學習的意義,令我感到最特別的是學員與大興廟學志工群的網絡重疊性,志工皆為社大的學員,而學員透過課程的參與,進而欲為台江付出心力便成為志工,呈現一種環環相扣的面貌。高度實踐力與動員力的志工群,是分校龐大的人力來源,儘管有志工怨懟分校活動的高度密集與勞動,「總有一天會被執行長操死」,也仍舊充滿熱忱與行動力的協助活動,這顯示志工群的高相黏性與台江分校是個黑洞,意思就是台江分校對於志工群具有強烈的固著作用,一但踏進此處便會被吸納進去,自身也因建立起情感連帶與對於執行長魅力型領袖的影響,而持續地協助活動順利進行。而這樣緊密的網絡關係與對於活動高度的參與,難道能說與在地認同無關嗎?
透過社區教育與社區營造帶動認同的深度,李瑋婷〈2013〉說明社區教育的再學習能經由社區營造將知識化為實踐,並藉由實踐知識的行為,體現社區教育的功能,蔡傳暉等〈1999:163〉提到社區教育具培育社區人才、傳承在地知識與經營公共論壇等作用,而這些理念能在台江地區徹底地被展現,台江分校功不可沒,並在這樣實踐知識的過程中,對於在地認同是層層堆疊而加深的,活動主軸皆是台江文化的展演與延續,不僅更熟知家鄉的人文歷史、地理環境,以及強化地區性的網絡關係,更重要的是對於家鄉的認同是經實踐而被重複呈現與深化的。

8 公親里里長王金樹訪談,草地人指非清領時期劃在府城區內的住民,另一句為「府城人不怕抓,只怕吃」,顯示出地域性的社會資本影響待客之道。
9 台江分校實習日誌_張喬馨_0819

 

五、再定義家鄉認同
Cohen 〈1982:10〉提到形成社群與邊界的概念化,「強調當人們遇見他者時,會更注意到他者與我群的差異,並在日常生活實踐中將價值歸因於己文化的獨特性,由此提供一種我群的歸屬感」,認為自身正經歷一種劃分邊界與亟欲渴求歸屬感的過程,遇見的他者,是台江地區,從讚嘆他者對於傳承地區文化的高強度連結性與實踐性,到反觀自己何以如此不熟悉家鄉,以及對推動家鄉在地文化毫無熱情可言,缺乏文化脈絡與地區教育的差異是否為讓我找不著根的源頭?
藉由觀看他者實踐文化的經歷,體認了教育與在地特色的重要性,教育指涉範圍含括正規教育下的國民教育,同時也包括社區教育再學習,透過在正規體系中彈性地加入鄉土教育,與社區教育以情境式傳輸地區文化。且尋出地區特色,關於在地的神話,或依附地理生態而生的生活習性,與聚焦民眾在地經驗,以文化輝煌感重新激起民眾對於家鄉的認同感。大廟興學志工榮宏大哥,從自身經驗傳遞出本土教育的必要性,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如同他一樣在國中時才由他人口中得知自己是海尾人,對於當地的認同感,其引申自身對於家鄉的認同,有當地民眾亦是通過活動參與才瞭解到自己家鄉的歷史,於是更加深了他想要讓自己所處的地區更有認同感的感受。10家鄉認同的形成,在於創造屬於己文化的特殊性,並塑造專屬群體的歸屬感,對我來說,現今最重要的課題便是找到能夠認同的在地文化,並能與自身生命經驗連結的特殊性,繼續走吧!喬馨!

參考書目
Cohen, Anthony P., ed. (1982)。Belonging: Identity and Social Organisation in British Rural Cultures. Manchester: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呂玫鍰(2008)。臺灣人類學刊6 ( 1 ) :31-76。社群建構與浮動的邊界:以白沙屯媽祖進香為例。
李瑋婷(2013)。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社會科教學碩士論文。社區教育與社區營造如何共構?以台南社區大學台江分校為例。
蔡傳輝、顧忠華、黃武雄(1999)。台北市設置社區大學規劃研究報告暨試辦計畫:總報告。


:::

台灣即時空氣質量指數(AQI)

Tainan的即時空氣品質
2024年03月29日 12時07分
68
空氣質量可接受,但某些污染物可能對極少數異常敏感人群健康有較弱影響
極少數異常敏感人群應減少戶外活動
空氣質量可接受,但某些污染物可能對極少數異常敏感人群健康有較弱影響

書籍目錄

展開 | 闔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