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江5校親師生今齊集社大台江分校,聯合發表「守護台江貝克氏鹽草」研究論文。(記者王姝琇攝)
2025/07/25 17:05
〔記者王姝琇/台南報導〕台江5校親師生今齊集社大台江分校,聯合發表「守護台江貝克氏鹽草」研究論文,展示友善海草棲地空間設計,倡議清除灘地垃圾、清除外來種銀合歡、設計導覽解說系統等,進一步探討保育台江貝克氏鹽草行動。
貝克氏鹽草是台灣目前12種海草記錄中的1種,分布在河口潮間帶的泥沙或泥灘地,調查研究資料很少,它是海洋沉水性開花植物,最古老的海草物種。台江流域社群與海保署合作調查,今年2月在山海圳起點四草湖發現貝克氏鹽草,5月在鹽水溪排水線灘地,又發現大面積的貝克氏鹽草棲地。
這場由小台江、水水長安、安慶及長平國小、和順國中同學發表「守護台江貝克氏鹽草」論文,同步展示友善山海圳貝克氏鹽草棲地的空間設計模型,鹽草繪本、鹽草文學詩句等作品,倡議保育山海圳貝克氏鹽草棲地空間,建議海保署、台江國家公園、六河分署、市府結合台江流域社群,以社區參與方式,培育志工進行在地公民科學行動,公私協力進行山海圳國家綠道貝克氏鹽草棲地調查、影像記錄,以及設計友善鹽草棲地空間,展開守護貝克氏鹽草巡守及環境教育。
台南市副市長趙卿惠表示,台江社群在山海圳國家綠道發現貝克氏鹽草行動,「告訴我們環境保育好,生物就會找到回家的路」,20年來守護台江,大家做對了這件事,接下來會召集各局處討論保育措施。
海保署署長陸曉筠也表示,海保署將協助台江親師生出版守護海草的創作,同時與各部門進一步討論保育台江貝克氏鹽草行動。
安慶國小魏芯樂同學說,觀察貝克氏鹽草很新奇,因為很小株,大家不容易發現,因此設計友善貝克氏鹽草棲地空間模型,呼籲各界要保育台江鹽草棲地,否則棲地不保育好,生態系就會垮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