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孩子,看見台江學子改造家鄉的能力
黃瑞茂
淡江大學建築系系主任
推動設計參與多年,使用許多道具作為溝通的工具,希望透過設計參與來從 認識土地開始,藉著練習一種能力,一種被教育所壓抑的視覺思考的能力。於是, 我們進一步可以開啟想像未來的能力,然後重溫改造世界的能力。社區營造讓每 一個人重拾畫圖的能力,也就開啟改變世界的可能。於是我們要開始重新拿起筆 去畫出我們所天天生活的世界。這之中,「魚眼圖」提供一個完整的視野,在七 拼八湊的繪圖中,我們學會將自己的故鄉視為是世界的核心,然後順著條條的路 徑當作想像的線條,我們開始做夢。
「哇!」我將這些小朋友的作品貼在臉書上,或是有機會將這些圖片在演講 中投射出,總是吸引許多人的讚嘆。順著圖面的內容,我轉述了小朋友的對於所 居村街的描述,他們細緻的觀察、訪談與細緻地描繪,生動地介紹了故鄉的種種, 關於人、關於事、關於景物。他們看到問題,關心老人的行動,關心街上的安全, 關於路邊的樹、關心課業種種。以至於發現這些身邊被隱匿的片段河溝,其實是 土地的命脈印記,老師們帶著他們騎腳踏車進行探訪,深入山區體驗,第一次感 受到世界是聯在一起的,我們彼此是相關的。
於是他們對於家鄉有所期待,他們用這張張的圖繪告訴我們,這條河溝如何 可以再現長輩所描述的情景,如何將真實轉變成畫面上的和諧與繽紛的生活世界 的面貌。也就是說,小朋友將這些探索與觀察的心得,轉變成為對於未來的願景 想像。下一步,從台江一個小村莊的水溝的再現,連結到嘉南平原的千畝縱橫的 大圳,一段前人所建造的智慧結晶!
第一次到台江演講,以「淡水文化地圖」為題介紹了在淡水的社區參與環境 營造經驗,那一年是台江歷史文化生態研習營,台江文化運動之初,應該是茂成 兄回到故鄉努力打拼的開始。這些年來,「大廟興學」已經成為台灣地方運動的 重要經驗之一,這次再來參與,看到「小小台江」的努力成果令人感動與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