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mpty Title

站在背,望希望。

─《台江內海及其庄社》的寫作經驗

吳茂成 2013/12/5

 

 

河海交會之地,往往是文明的起源地!台江,發現台灣的轉運港,國際文化的會船口,台灣文明之海,水沖之城!

 

    一、寫作的實踐文法

大河起於涓滴,行動起於眾人之志,眾人之志,則起於己身之念!書寫亦是如此,起於心念之志,這一念,如何堅持、反思,化為行動,這是寫作的實踐文法。

多年來,我將寫作視為一種救贖,與自我對話和解的過程,也是與社會對話的過程,避免自言自語,做為行動反思與敘說的聲音。

讓自己聽見!寫作的對話反思,引領我們看見自身的身處的社會關係!就像演戲,不論排練幾次,沒有觀眾就不成戲,寫作沒有讀者對話、社會對話,很容易淪為自言自語,所以出版與行動很重要,出版型式不拘,透過出版,透過社會實踐,一如演戲,才能完成寫作的生命,展現寫作的文法!

寫作有三種文法,第一是發聲的文法,就像我們想要說話,就必然能說話,捶打也是發聲,丟鞋子更是發聲,沒有人有權力阻止人不能發聲,因為發聲是天賦的本能與自由。就文意來說,發聲自有文法在,不用擔心寫不好,不需學別人,只要好好在你的文字田園中勤耕、修改,不斷修改、不斷修習的目的,就在於聽見自己的聲音。

因為,聽不見自己的聲音,就無法發聲,寫不出文章。

寫作是由內而外的來回辨證的歷程,如同我們要敲門,才聽見門的聲音,為家鄉寫作也是如此,為自己、為家鄉爭文化權的奮鬥。

我們要發聲,才聽得見聲音,為家鄉寫作也是如此,我們要聽見鄉人之音,鄉人之情,鄉人之事!

寫作第二個文法是生活經驗的文法,生活經驗本身就是一種文法,要從近身、在地的生活經驗寫起,回觀年近半百的自己,這前半生的學問心志,大半投入到台江文化運動,台江文化運動,占去生活的大半部分,所思所行,透過寫作,將行動經驗與寫作經驗化為思想。

生活經驗不一樣,心境思想也會不一樣,年紀一過了,文法就很難再找回來,除非置身於在地的社會參與之中,反思在地的生活經驗,窺出其文法,重新建構自己的生活,建構自己的歷史文化,才能破除自己成為虛擬想像的「他者歷史」的無聲困境!

就此而論,寫作的生活經驗文法,隱含著從近身之處觀照下筆,隱含著在地認同與發現,否則難以從生活處下筆!

寫作的第三個文法是實踐的文法,實踐文法是創造性,那是尋覓,也是追尋,更是理想的實踐。實踐過程就是文本書寫的提升,用生命在書寫,這種書寫是詩的創作,先要感受到理想呼喚,聽見聲音,愈來愈近,因為不斷實踐,就會愈來愈接近,因為你會不斷修正、反思、行動,直到完成!

寫作就是思想與行動的記錄、反思、詮釋與創作!

寫作比理論更有力量!更重要的是「實踐」本身就是檢驗!

如何確信文章是有用?因為基礎是實踐,實踐到何種程度,就會寫出何種文章,進行根本問題思考,重新解構知識,因為你站在實踐之路上,實踐就是一種文法,沒有實踐就沒有文法,實踐之外無文法之存。

實踐是生命存有的表現!

《台江內海及其庄社》一書的寫作經驗亦是如此,那是吾人獻身於台江文化運動的實踐文法反思!

這三種寫作文法就是破知見。人的存有,往往受到環境的影響,與環境互動的存在,透過這三種文法,一層一層、來來回回剝開,再長出來,來來回回的修習,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於是,我們會發現實踐是一連串生產的過程,寫作是生產,讓自己成為有力量的生產者,讓文章成為家鄉文化運動的養份,如此,我們才能打造台灣文化公共領域的理想願景之地!

 

二、我們為何要推動台江文化運動

回顧自身投入台江文化運動、台江寫作經驗,大抵是起於為地方爭文化權,進而回觀身處的生活環境,反思地方文化之變,終於台江文化運動、大廟興學的踐行,寫作伴隨著台江教育改革、守護台江河川的參與而起而止。

二OO二年四月,官方釋放出要將台灣歷史博物館從和順寮農場遷到安平,因為「安南區沒有文化!」這句話深深的刺痛、也驚醒台江人的在地文化意識,比起府城、安平,「我們沒有文化嗎?」記得某一天晚上,我收到李錦旭老師寄來的信件詢問此事,我們談了很多,於是,那一夜,我一口氣寫三千多字的「反台史館遷移」的連署書,文中追根溯源,論述安南區的台江內海的前生今世,開台的台江海洋文化,這一份連署書,匯聚今日台江文化促進會諸友的心志,當時本會許榮欽、卓國欽諸友,還製作白布條,到安南區重要路口懸掛,展現台江人的心志,許多參與台江文化運動的朋友,都是在那場運動中,彼此因為愛鄉的心,成為好朋友。

二OO二年五月,台史館籌備處宣布留在安南區,我與台江諸友深感民氣可用,台江應有一個全區域的文化社團,於是,我們這一群好友就在安東庭園旁的「夢公園」結義,宣布成立「台江文化促進會」,毅然推舉李錦旭擔任首任理事長,本人出任創會總幹事,策訂「鄉土教育」、「社區營造」、「公共政策」三大方向,做為台江文化促進會的工作目標,十年下來,本會在歷任理事長王金樹、王錦德及吳銘福,以及全體理監事共同努力之下,堅持這些工作直到今日。

安南區古稱台江,面積高達一百零七平方公里,人口逾十八萬人,可說是大台南第一大區,我們力主凝聚「台江共同體」,推展台江文化生活圈,為北台南創造發展的新契機。西有台江國家公園,東有台灣歷史博物館,中間尚有設計中的台江文化中心,這是台江文化生活圈發展的重要公共建設,特別是台江國家公園揭舉「家園守護圈」的建館理念,深深與台江文化運動的精神相合,未來,台江文化運動如何創造更多的社群合作與行動機會,將是創造台江發展的重要工作,同時也是台江史寫作的實踐反思!

 

三、我們為何要推展台江本土教育

十幾年前,在台史館事件尚未發生之前,我與安東庭園的社區夥伴們,一起推動台江社區營造工作,開始與在地學校有了更密切的接觸,發現安南區子弟對家鄉歷史文化所知有限,因此,開始籌編《台江庄社家族故事》一書,鼓勵社區鄰居書寫家族史,邀集所有參與社區營造夥伴,一起踏查台江十六寮,一起共筆,這本書有小朋友、家長,也有台江出身的歷史學者謝國興、及文獻前輩范勝雄等人的文章,可以說是《台江內海及其庄社》一書寫作的緣起。

當時在安順國小林育祺諸位老師邀請之下,利用每週綜合活動時間,開始進到學校,向小朋友敘說台江文化故事,記得有一位小朋友回答「安南區有沒有古蹟時?」他答說「有!」問說那裡?他卻答說「億載金城!」聞言,心底才驚慌,我們的子弟不只不知家鄉事,更重要的是受到教科書套裝知識的填鴨誤導,知道遠方之事,卻沒有機會體驗、了解家鄉鄉土人文。

幸好,在安順國小莊國山諸師協助之下,這群小朋友開始採訪社區故事,後來也完成第一本由在地小朋友手繪的「與我遊台江」繪本故事。

這二次為台江家鄉寫作經驗,大抵是與鄉人同行共學,以實踐的文法,自己扮演著編輯的促成者角色,呼朋引伴,鼓勵鄉人拿起紙筆,為家鄉書寫故事!

就這樣,十幾年已走過了,這十幾年來,一直不間斷與在地學校合作,協助安順國小、海佃國小、海東國小、安佃國小、南興國小、鎮海國小、和順國小、安南國中、海佃國中、瀛海中學…討論教學與社造活動方案,推動台江本土教育,其中安南國中、安佃國小榮獲教學卓越金質獎,在河流環境教育方面,海佃國小《小台江》二度獲得全國環保有功社團,在在證明,我們這一代的成年人,必須投注更多的心力,創造更多的台江文化體驗學習、社區參與的行動機會,陪伴孩子,一起結社同行,淬勵心志,實踐理想,創造幸福的台江家園,這亦是為台江寫史的實踐。

 

三、台江研究與歷史寫作的實踐反思

二OO二年四月,台江文化運動展開之際,最常被問到的事─「台江是什麼?」「台江在那裡?」鄉親的提問,讓我不斷思考該如何去說明,因此,籌編《台江庄社家族故事》一書時,我打電話給謝國興老師,向他邀稿,希望能為台江研究寫一篇導論,為台江研究奠下基礎,後來,李錦旭老師亦思考這個問題的重要性,亦整理安南區研究文獻目錄,同時間,我前往台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拜會管志明等教授,希望鼓勵更多青年從事台江研究,十多年來,感謝台文所師生的努力,陸續發表十多篇台江研究論文。

而我自己,則從寫完《戀戀母河─曾文溪》之後,把握與地方耆老鄉親訪談的機會,進行台江田野調查,此外,為推展台江文化運動,亦不斷思考「台江的發展之路為何?」

「文化運動」史觀,讓自己對探究「台江在那裡?」產生了不同寫作與實踐思維,不斷的反思著,直至台江大道闢建、台江國家公園成立,愈來愈多人關心台江,想要了解台江,台江似乎成為顯學,然而,談台江者,大多從陸地來看海、從鉅觀的府城史觀來論,對於原是內海、後為菅仔埔的台江拓墾移民歷史文化,所述者不多。

「歷史台江」可以說是被台江文化運動所喚醒,如何從台江文化運動的經驗反思,以實踐的寫作文法來書寫台江,成了《台江內海及其庄社》這本書的寫作、敘說基調。

在寫作的過程中,吾人必須兼顧文獻考證,同時更重要的是如何與時間賽跑,訪問耆老,採集逝去的台江生活文化故事,從故事中檢證文獻的意義,從文獻中去沉澱台江生活文化故事的原型,從歷史文化研究之中,反思台江文化、大廟興學以及台江河川守護運動,應興應革之事,這是《台江內海及其庄社─大洪水裡的小地方記憶》一書的寫作思維與實踐的文法。

《台江內海及其庄社》一書的研究歷程,為了探究台江的起源,連動的探究了「台灣」起於「大灣」、「台下之灣」的地方故事。

寫作像是讀書反思筆記,在當代與歷史之間來回!

台灣地名源於「台員」嗎⋯⋯「台江」之名從何來⋯⋯台灣海埔地如何開發經營⋯⋯這一連串的問題意識,一連串的寫作思考與理解,讓自己奔波於田野與文獻字裡行間之間,有時竟至夜半,才寫了三行,有趣的是,為了理解台江地理之變,從寫作之中,發現「台江海戰神話」「台江治水神話」「台江拓墾神話」三大神話故事的原型;為了認識台江拓墾庄社之成,踏查研究各庄的移民家族史、村廟故事及地理水系,才初步釐清曾文溪、鹿耳門及鹽水溪、嘉南大圳的變遷之道,以及台江二十七庄、十六寮的拓墾歷史輪廓,反思台江文化運動的歷程走向!

讀書為了求解,《台江內海及其庄社》的寫作過程,亦是如此,寫作中有情有思,這是為家鄉寫作的衍生性學習,我在歷史寫作之中磨筆、磨心思,與台江拓墾先民對話,這樣的寫作筆法,感謝審稿人黃富三先生的肯定。

 

以文學的筆法呈現歷史,相當有創新性…融合歷史、地理等資料於一爐,具有宏觀、整體性見識。引用的資料尚稱豐富,除了廣蒐文獻資料外,亦進行實地勘查與訪談工作,因而有某種突破性成果。(書面審查意見)

 

不明歷史地理之變,焉能窮神明之理,這是吾人寫作之時的體悟。2013年夏天,《台江內海及其庄社》一書亦獲得國史館台灣文獻館推廣文獻研究書刊佳作獎,我想這對於台江文化運動來說,亦是階段性的肯定!

四、代結語:反思地方,打造在地公共領域

假若故鄉、地方是我們情繫之地,那麼,我們對生活世界的知識,按理說,應起於地方。然而,我們從小就被國民教育帶離地方,死背教科書的種種,卻不知腳下、台灣家鄉的一切,實為可悲!

套裝知識的教育將我們帶離地方,遠離地方知識!

我們離海太久了,溺於安逸,我們又離地方太遠了,迷失於都會霓虹燈中;我們既沒有破浪遠行的航海豪氣,又失卻放手一搏的拓墾拚勁,畏首畏尾,身餘其幾。

我們應奮起,我們應效法台江拓墾先民航海求生、搭寮興社、相放伴的公共參與精神,重回土地、重回村廟,發現台江,為子孫營造一處文化的、生態的、健康的幸福家園!

吾人應效法台江拓墾先民的「行路」精神,走在台灣的土地上,走在故鄉的土地上,邊走邊學習。

日「藏」生活,我們期許自己是守護者,研究者,發現者,行動者,更是先行者,探訪城鄉發展的交界,奮鬥的庶民史!從拓墾者的生活中吸取經驗知識,用紙筆,用相機,用你我的心眼,觀察記錄反思這段台江拓墾路上的人事地物,重回土地,與人民走在一起,期能回觀過去,前瞻未來,實踐理想,共創生活新世界。

台江,台灣的文明之海,開台的小地方,卻有著大歷史!相較於世界大洋諸海來說,台江剛好位於大航海時代的轉運站,世界文化匯入台灣的會船口。

二十一世紀的台江,也正處於再出發之際,重回地方,正是走向世界的大道!

《台江內海及其庄社》這本書是台江文化運動,也是台江學的再生產與再反思。

身為台江文化運動的倡議者,本書的撰寫既是為找回台江地方知識而寫,也是為台江邁向現代化的在地經驗反思而作,匯聚多年來採集的地方故事與文獻,但礙於學思之限,疏漏之處,恐亦難免,祈能就教賢達,共謀長計。然而,台江文化運動歷時十年,此一階段,實有必要回觀,整理腳步,論述書寫,策勵未來,特別是,台江這段大洪水裡的小地方記憶,恰是台灣開拓史的首部曲,這是身為台江子弟所應深思之處,從地方前瞻大台灣發展之路。

大台南乃是眾多的小地方摶聚而成的多元文化之都,有城有鄉,有山有海有平原的開台之都,移民者的故鄉。藉由台江小地方的再認識,吾人希望喚醒更多人重視在地文化的主體性、認同在地,形塑大台南多元的地方文化特色,創造區域文化圈對話的契機,深化本土教育經驗,激發愛鄉護水的熱情,從在地走向台灣,進而建構出良善、相放伴的幸福家園。

文化,既是生活,也是學習,更是實踐!

感於祖父母、師友敘說的故事,做為台江文化運動倡議者,傳述之實踐,實乃吾輩之責,無可迴避,然而,在工作教學的破碎時間內,要完成本書,若非眾多朋友支持,實非可能。本書能夠順利出版,特別要感謝黃富三、謝國興、范勝雄、林朝成、趙慶河老師審稿,提供寶貴的修正意見與觀念啟發,以及海尾朝皇宮、小台江讀書會、台南社區大學、台江文化促進會、台南市政府文化局、台江國家公園、黃文博、許献平、吳進池、李錦旭、林冠州、吳銘福、吳德義、王金樹、張家榮、蔡文居等台江夥伴的協助,撰稿期間,也多虧妻兒幫忙校稿、繪圖與討論。

最後,謹以此書,獻給台江拓墾先民們、田野報導人,以及長年支持、參與台江文化運動的朋友,沒有大家的熱情與實踐,就沒有此書之成,這本書是屬於大家的故事,台江人的文化記憶,希望此書之成,有助於大台南區域文化發展與教學研究!


:::

台灣即時空氣質量指數(AQI)

Tainan的即時空氣品質
2025年01月09日 18時14分
97
空氣質量可接受,但某些污染物可能對極少數異常敏感人群健康有較弱影響
極少數異常敏感人群應減少戶外活動
空氣質量可接受,但某些污染物可能對極少數異常敏感人群健康有較弱影響

書籍目錄

展開 | 闔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