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mpty Title

海風來的消息。

---《案山里100號》的書寫因緣

澎湖 鄭同僚/政大教授

 

1995年回國那一天,一樣的海風,可是,我找不到回家的巷口。離開故鄉多年,熟悉的海灣被填平,隱蔽的田野被開路,我的童年夢土,都變成了水泥硬地,人雖回到馬公的故里,心理上,突然間卻覺得自己像是來自他鄉的異客。

故鄉,不再是熟悉的土地,是我從來沒料到的。這讓我有很長一段時間抗拒回到海風飽滿的澎湖。從台北到澎湖四十五分鐘的飛機行程很近,可是,我卻覺得很遙遠。

直到有一天,開始訪談我移居台北的父母,聆聽他們訴說的款款往事,才發現,其實,自己以前雖然生長在澎湖,但對於那一片生養我的海洋和一座座的島嶼,原本就是陌生的;仔細想,我只是曾經習慣在這邊生活,我並不是真正懂得這片土地。

這樣的自我覺查,除了讓我心中升起一種因無知而來的隱隱愧疚,也讓我更加好奇故土的真實面貌,驅使我更深入去和父母、親人談論與書寫他們熟悉的過去,用以填飼自己對故鄉重新認識的飢渴。

於是我在臉書上,連續寫了好一陣子關於我父母對澎湖的述說。每聽一次故事,每寫一篇短文,就更添一分對故里新的瞭解,也更增一份遊子對故鄉的孺慕之情。鄉思日漸飽滿,我選了一個可以放鬆的寒假,當北風強勁時,背著背包獨自一人再度回到澎湖。

那一天,下了飛機,狂亂的北風立即席捲而來,粗獷的招呼,讓人頭髮散亂、衣袂翩然,可是天氣雖冷,心中卻有一股無比踏實的溫暖。

知道我要回鄉解愁,朋友貼心幫我從機場準備了車子,讓我一路順遂。那幾天,我隨意停車,隨意行走,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很仔細看了澎湖幾個相連的大島,看了很多原野、沙灘、咾咕石、小村落和許多許多的老厝。每個地方,都因為連結著長輩們新述說的故事,變得格外親切,一時之間,好像每一座島嶼,每一處海灣,都張開雙臂在歡迎著我。

那時候,我突然有一種久別重逢的感動;和故鄉重逢,也和自己的過去重逢。

那一天,帶著重逢的喜悅,我躺在馬公島隘門村金黃色的沙灘上,看著天上四處漂泊的雲彩,暗自慶幸自己仍然牢牢地屬於這裡。我感覺,我重新認識澎湖的溫柔與強壯,因為這樣的認識,我重新愛上故鄉。

《案山里100號》,也是我老家的門牌號碼,這本書收集了我近兩年來關於澎湖的敘寫。故事的內容,主要來自我家阿爸阿母與親人的口傳,有時候也來自左鄰右舍長輩的述說,有時候,則來自我自己的親身體驗。這些口述故事,若有關於客觀事實的部分,我盡量找相關文獻做了確認,若屬個人體驗,我就盡量完全如實記錄,保留當事人的喜怒哀樂,不加增減。

故事涵蓋的範圍,有時候,時間會拉到清朝末年,有時候,書寫的事件,是發生在當下的。我書寫時,試著讓時空交錯;因為我相信,一念可到千古遠,一念之間,也可以回到當下,儘管時空有異,但因為人的念頭如電,不同時空的故事因而是可以交織相結的。

總的來看,這本書貫穿了日治時代與國民政府時代,前後涵蓋了超過百年澎湖人的故事。百年來,澎湖離島的小民,是如何生活,又如何看待生命的?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來看,人都不免靠著自己的舊經驗在以管窺天。這一本家族口述小書,當然也是管窺過去,所以,不會是完整的地方歷史;但是我確實希望,它可以是由我的親人所提供,一個窺見海洋子民在人天之際過生活的誠懇管道。

澎湖生活的節奏,是由風在指揮的。每年秋末,北風直直入侵,風生水起,漁船出海困難,而鹹鹹海風掃過的陸地,也都變成焦黃,一切天地因此都顯得蕭條。等到春節一過,北風開始和緩,大地乍然回春。到了春末,轉為穩定的南風,除非颱風來襲,通常日子都是風平浪靜,於是,海天之間,又回復一片生機。

北風嚴格,南風溫婉,象徵著天地的規律,也彷彿大地父母,一嚴一溫,交互滋養著海島子民。澎湖人在南風北風的規律地考驗與撫慰中,很巧妙地發展出獨特討生活的在地策略。

《案山里100號》,希望如澎湖海風捎來的訊息,告訴所有有緣的讀者,百年來,澎湖曾經發生了什麼事,澎湖人又是如何生活的。

每個人都活在時代裡,在歷史的洪流中,眾人一起沈浮,從長遠的時間來看,沒有誰比較重要,或比較不重要;但是,只要能開始讓自己和過去連結,人,就有機會和過去重逢,在時代洪流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並從中得到滋養的力量。我誠懇希望,藉由這本書的拋磚引玉,激發更多人開始關心、書寫自己故鄉與家人的故事,並產生更多美麗的重逢。

我的雙親經歷過兩個政權的統治,也經歷過風島和台北截然不同的生活,所經非一,能講的事,遠遠比這裡記載的多。這本小書裡,我只能幫他們的成長留下一點點見證,期待這小小的一瓢水,可以幫助讀者見到他們所經歷過的人生大江湖,也藉此聊表我對他們生養我們六個兄弟姊妹的敬意與謝意。


:::

台灣即時空氣質量指數(AQI)

Tainan的即時空氣品質
2024年04月27日 05時12分
30
空氣質量令人滿意,基本無空氣污染
各類人群可正常活動
空氣質量令人滿意,基本無空氣污染

書籍目錄

展開 | 闔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