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江大廟興學社區教育模式對台南社大的影響反思
林冠州/台南社大主任
對於台南社區大學而言,「大廟興學」代表的意義,是一種對社區教育推動的一種新嚐試。對於大廟而言,這一個運動,也是傳統信仰用興學的方式來彰顯濟世的創新作法。
所以,當與社大合作興學的朝皇宮吳進池主委說,要把「大廟興學」四個字拿去註冊時,我本以為是笑談,但當真的註冊後,我開始深思,這個結合朝皇宮及台南社大的興學行動,似乎,在這施行的七年中,產生了一些讓在地人覺得有實質重量的價值,而值得用商標註冊來保存它。
一個施行七年的台江大廟興學運動,沒有華麗煽情的標語或包裝,就是用紮實的行動,克服資源、人力不足的困境,一步一步用誠意跟熱情來匯聚在地人的認同,創造出被全國注目的成果,大廟與社大合作,發展出「一加一大於二」的社區教育成果,這個成果,也帶給社大很大的省思。
有幸身為參與者之一,除了感動於參與的分校師生、大廟興學志工投入台江文化振興的熱情之外,更關注於大廟興學對於大廟及台南社大本身的影響。希望能在經驗的整理、分析之中,去結構這一個行動參與者「心靈被激發、感動而產生行動的過程」。並試圖用這個結構,作為未來社區大學推動社區教育的參考建議。
社大的社區教育模式為名,模式的定義,所謂「模式」,應具備以下特質:1.簡約化:模式是一種有意的簡化描述。一個模式試圖表明某一結構或過程的主要構成以及這些構成的相互關係,以簡約化方式反映事物運行的規律性。2.可模仿性(或稱可重覆操作性):模式是某種事物或過程的標準形式,是人們可以模仿的規範化行為序列。正如《現代漢語詞典》"模式"條目所示:"模式是指某種事物的標準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標準樣式。
社大投入社區教育支持法制的產生-《台南市社區大學自治條例》 對於一個結合社大、大廟及社區的教育平台來說,七年的發展經驗還需要去統整、分析,去檢視對於這樣的經驗是否已變成一種「標準樣式」,可以複製到其他的大廟或社大推動社區教育興學的作法上?所以本文試圖從社區大學的角度,來思考大廟興學的經驗對台南社區大學推動社區教育本身的影響,包括組織面的調整與教學面的變化,以試圖找到影響的關鍵。
1998年9月,在眾多教改先進的催生下,台灣首座社區大學於台北文山成立,自此於各縣市「遍地開花」(顧忠華,2000),曾任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理事長的顧忠華教授,他表示,社區大學作為民間的一種成人教育或高等教育機構,是近十多年來台灣社會運動中重要的一項里程碑,也是台灣民間教育改革運動所創造的一套辦學模式,可說是台灣近年來教育改革運動相當重要的成果展現。
社區大學的構想,主要是由黃武雄提出,目標是想結合社會改革和教育改革,畢其功於一役。在社會改革層面,它用「社區」為手段,創造新的知識形式。當新的知識形式產生後,激發出人的行動力,並把這個行動力展現在「社區」的營造上,讓社區各種公共事務得以順利展開。(《2010年台灣社區大學現況及未來發展》,2010)。
緣此,社區大學的誕生與背景,可以說是與台灣社區營造蓬勃發展有關,但對於社區營造而言,許多會偏向空間的營造,卻忽略過程中對人的營造。這個人的營造便是社區教育的部份。有鑑於此,社區大學便被賦予了社區教育的角色,這個責任也逐漸成為各縣市成立社區大學必要之宗旨。以台南市社區大學為例,台南市政府於2012年通過《台南市社區大學自治條例》即明確於條例總說明中訂出對於社區教育推動的願景:
「為提供十八歲以上市民終身學習機會,提升其經驗知識、公共參與、生命增能及公民素養,開拓臺灣文化立都之視野,鼓勵社區協力興學,促進文化發展,特依終身學習法第九條規定,制定本自治條例。」
條例總說明中提出「鼓勵社區協力興學」,是期待藉由社區大學的辦學平台,結合社區的資源與需求,拓展社區教育的廣度與深度,也為社區大學於社區成立分班分校提供相對的依據。另於台南市社區大學自評辦法中,也列入「社區教育」的評鑑指標,以此界定台南市政府委辦社區大學的目標中,帶有對於社區教育推廣的期待。
就社大而言,社區教育亦被社大視為追求「公民社會」的方法,常利用議題的蒐集與關注,發展師生參與社區公共事務的視野與熱情,再透過教育方案的設計引導師生學習尋求社區願景共識的討論方法,以及執行社區營造的技術。
社大與社區的關係如若建構在場地租借及營利的目標上,應非是社區大學進入社區推動社區教育的本意,因此社大有必要另行找尋可突破此困境的社區教育模式。 社區大學推動社區教育雖是已形諸條例的價值,但在實際推動的層次上,卻欠缺更有力量的支持。以目前台南市社區大學的委辦經費來看,台南社區大學一年為250萬元,其他新營、北門、南關、新化、永康及曾文社大為150萬元,以極為有限的人力與經費,社大有心於社區間成立分班、分校,但卻有無法長期負擔開課及經營的成本的顧慮。而一個社區或里的人口結構,也常無力負擔社大的開課成本,因此常需開設較技藝性、招生較易的課程(如肚皮舞、瑜珈等),對於社區發展需要的培力課程,則常面臨無法開課,或社區外學習者多於社區在地學員的問題。
2006年,為找到推動社區教育及經營成本的平衡點,也為實踐社區大學提供弱勢學習的精神,台南社區大學撤回南區及中西區的社區分班據點,將資源集中在距離校本部最遠、教育資源最不足的安南區,成立台江分校,邀聘在地文史工作者吳茂成,以其所提出的大廟興學方向,嚐試以「村廟」為教育中心,開始「大廟興學」運動的推動。
大廟興學運動,可以說是成人教育與傳統宗教結合的嚐試,也是台南社區大學是否可以創造更有影響力的社區教育模式的探索行動。連結過去的私塾辦學,到現今的社大課程開設,在興學組織的合作、教育課程規劃、班級學習社群的經營,以及引導參與社區公共事務等,不僅與一般大廟辦理文化活動有所區隔,也與社區大學慣常的社區分班開課模式有同中存異的特色,有必要進一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