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玉坤/瀛海中學老師
每當學校提出戶外教學計畫討論時,有種不自覺的反應—「車程範圍許可,可以跑多遠就多遠!」想這是基於增加學生對於陌生環境、文化刺激的思考,原本也無可厚非;但習焉不察,久了,卻也忽略另一個問題:學生學習漸漸與生活環境,產生斷裂?對遠在天邊的事物、議題,學生有著朦朦朧朧概念,卻對自己生活環境的變化與問題,全然陌生,甚至疏離冷漠。
這是自上學期(102-2)進行「台江青少年NPO中心系列課程」、暑期(103-1)帶隊參加「台江流域專題研究人文營」及新學期(103-1)在校內成立「台江社」社團,進行「台江流域空間踏查」……等系列活動課程後,從旁觀察參與學員反應,最深刻的「問題意識」。
以下,即就參與這一系列「台江流域學習」,尤其是「2014台江流域專題研究人文營」後,聚焦於教學範疇,提出以下四點反思,提醒自己日後進行環境教育與教學操作備忘:
一、翻轉單向傳授教學思維、引導「做中學」活用知識
中學階段,學生學習幾乎被學科及作業考試,塞滿日常生活作息;老師教學設計、學生課程學習,也容易鎖在課本範圍;加上評量方式幾乎以量化為主,分數成為主要評量標準,學生在傳統教學方式中,要嘛認真學習,卻不知所學為何?要不就早早喪失學習興趣,缺乏主動探索學習動能!在這系列課程中,除了教師教學外,更強調學員的分組討論、成果產出及口頭報告,將主動學習權透過課程設計與引導,慢慢交回學生身上;從活動進行而觀,其實比單純坐在教室內聽課,更為"累人",可是在一系列課程中,學員多能保持高度學習興趣,而討論之後的成果產出,每每出乎意料。當我們試著釋放學習主動權,讓學生有更多參與,引導學生「做中學」,不僅深刻了學習,並且能有效活化連結學生相關學科學習經驗,自然學習成效更佳。
二、引導觀察形成「問題意識」,培養問題解決能力
對於空間模式(問題)的觀察,也許因素複雜,但不要低估學生對於「問題」提出的能力;在系列性台江流域空間踏查課程中,學生慢慢形成「為什麼會這樣?」的問題意識,舉凡校園空間改善問題、河川流域汙染整治問題、工業區設置開發問題…等,「2014台江流域專題研究人文營」學員透過分組討論,把問題聚焦,並且擬定調查策略,進行踏察分析,一一提出具體解決方案。
課程後,學員不僅對於環境問題意識,提高敏感度,更令人驚服的是,年輕世代所展現出「解決問題」的行動力。
當學員發現安順大排安順工業區段綠道垃圾問題,與工業區外勞休閒活動可能有關;於是,透過踏查與訪談,經過「台江流域小議會」報告,學員積極擬與工業區廠家提出建議方案,期能改善台江流域綠道垃圾汙染問題。
也許,我們不能提供給下一代最好的環境,但起碼培養他們改變、永續經營的意識能力,連結屬於自己的生活空間記憶,想這是最好的環境教育與經營未來的方式。而本學期初,校內組成「台江社」,對於校園空間、六塊寮排水線進行觀察與調查,並以「校園空間微改造」為具體方案產出,期待學員為校園空間注入活力與改造,培養問題解決能力。
三、整合校園內外資源,發揮區域教育加乘成效
參加系列「台江流域學習」,除了從學生身上看見學習的改變之外,也看見台江流域學校及社區文化團體資源整合利用,發揮更大教育加乘成效。如果以單一學校團體來辦理相關課程,也許仍可能辦理;只是要說"成效"與"影響",當然大大不及,且缺乏格局。
藉由此系列課程,有效讓台江地區中小學形成「台江流域學習策略聯盟」,進行教學與學習交流觀摩;同時縱向連結大學、社區文化團體及社大組織,讓中學生能有跨界、跨領域學習的刺激,開拓學習格局,在在都非單一學校辦理相關課程可及。如何透過縱向、橫向的教學連結,發揮最大的教學效能,提升學員觀摩學習成效,相信此是未來教學操作重要模式;在這次流域課程中,提供良好台江校際交流、合作學習的模式,希望持續發展流域學校學習,發揮加乘成效。
四、「成長,是離家日遠的過程」?
參與台江文化教育活動以來,有兩句話一直縈繞腦海,其一是:「成長,是離家日遠的過程」,不管從自己的求學階段或思考現在台江孩子努力的目標,似乎都驗證著這句話;但是,難道所有的努力,都只是為了讓孩子離開"台江"?想這是我們大人們,必須認真思考的命題。感謝眾人的努力(族繁不及備載),讓這一系列課程學習,讓學員與生活、生長的空間產生緊密的連結,「在地化學習,學習在地化」,引導孩子從認識家鄉、認識土地,從而肯定自我、站穩基準,向世界打開學習的視野與胸襟氣度,吾人相信更美好的一句話,是台江文化促進會理事長-吳銘福先生常說的:我們所做,是替孩子搭建一條回家的路!最後想說:感謝,參與這一切,為自己及孩子找到回家的路!
五、結語:
如果,你我看見孩子的改變─積極關心我們所處的空間、環境,那麼身為棟梁的我們,對於未來主人翁的孩子,是否可以有不同的想像呢?自信而有屬於自己的故事,足以告訴下一世代:我們是台江人!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