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錦玟/小台江資深引水人
「翻轉教學」----現在時下最夯的教育名詞,不只是教學方法的翻轉,也代表著教學地點的翻轉。仔細想想,小台江讀書會的教學模式不就是一種翻轉教學嗎?
課程中帶領孩子實地取水做水質檢測,利用放大鏡觀察水中動物,認識水質汙染的生物指標----這是自然科學教育;騎著腳踏車深入社區,了解在地人的生活及文化----這是社會科學教育;在大太陽底下揮汗彩繪河堤----這是藝術教育;每一次課程結束後的寫作紀錄----這是語文教育;看著孩子們運用數腳步、排繩索……等方法測量河流寬度----這是數學教育,課程中不只包含了各大學習領域,更將教學的地點從學校擴展到社區及大自然,原來,小台江讀書會一直走在時代潮流的前面,早已將翻轉教學帶進課堂中。
俗語說「能者多勞」,但是在這些教學過程中,讓我更深深的感受到「勞者多能」。孩子們在一次次愛鄉護水的活動中,訓練出越來越純熟的騎車技巧;在每次的簡報解說中,也可以看到他們表達能力的進步;課程記錄對他們來說應該是一件最痛苦的事,但是卻也培養出他們越來越優秀的寫作能力……凡此種種,都可以看到孩子們在工作中,慢慢發展出許多課堂上學不到的能力。
能力的培養容易,因為「熟能生巧」,就如同工廠的作業員,並不需要有高深的學問,不必有創意的思考,只需要不斷重複一件事,多做幾次,能力就漸漸訓練出來了。然而,河流教育並不只有水質檢測、河川巡守或淨堤等工作。每次帶著水手們做水質檢測,他們的技術純熟,很快就能將數據做出來,但是做出來之後呢?這些數據所代表的意義,這些檢測所代表的水質問題,問題的根源是甚麼,如何解決這些問題……這些卻都沒有被深入探討過。
記得去年「愛鄉護水」的活動結束後,當大家在分享時,許多水手的反應是「很無聊,這條路已經騎過很多次了」,聽到這樣的話讓我非常震撼,我們投入了這麼多的人力、物力,辛苦的籌備這樣的活動,可是得到的怎麼會是這樣的反應呢?做為一位媽媽、小台江的資深引水人,這也讓我開始深切反省:如何在每一次的活動中保持孩子們的熱情,激發孩子們對河流的情感,主動發現河川的問題,進而思考如何保護河川,將想法化為實際的行動,是一件更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