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公民社會與台灣文化共同體的凝聚(PeoPo十週年研討會)
吳茂成/2017/4/19
PeoPo公民新聞十年,回觀與前瞻,吾人認為,公民新聞,可以是公民參與產製的公共新聞,也是公民報導與評論公共事務的發聲,更是台灣文化共同體的凝聚,促成社會變革與重建的公共對話行動。
公民新聞(Citizen journalism),源於一九八O年代,美國新聞與學界發起的公共新聞運動,企圖透過在地與多元的新聞報導,促進公民參與公共事務的討論,改變閱聽者厭倦拒看政治對峙激化的新聞困境。
台灣公民社會的可能,也應有公共媒體,促進對話及參與,形成公共領域,從社區營造、教育改革及NGO運動來說,公民新聞可以是社區之聲,揭露公共資訊,可以是社區參與的對話,公民學習及實踐的平台,也是NGO的公共論述與報導,探討公共之事,從在地關懷與行動,加深與拓廣公共領域,捍衛言論自由及公共價值與利益。
就教育改革來說,公民新聞的教學,也是積極公民的文化資本與社會資本的開拓與累積,學習如何記錄,如何報導,辦別公私的可能,如何與社群對話,如何參與政策的討論與改變。
簡言之,公民新聞可以是積極公民的基本素養,做為國家的公共新聞平台,公視發展全民的公民新聞素養,促進公眾認識與掌握公共新聞製程與技能,培育公民新聞的實踐社群,這是遏止媒體與言論被壟斷的行動,也是善盡公共電視對營造台灣公民社會的責任。
就個人二十年前從主流媒體回到台江,推動公民寫作及公民新聞報導教學經驗來說,在地的公民記者的發聲,也是在地的文化陣地戰,也是吾人促進在地與全球化的對話、培育積極公民、公民新聞社群/社團、獨立記者,進而促進公共對話,形塑公共領域力量,守護在地文化與環境,重建台灣公民社會的重要途徑。
一、社區的公民新聞,公民發聲行動
回觀台灣公民新聞的發展歷程,九三年的番薯藤,九五年的南方電子報,九七年的生命力,二OO二年的環境電子報,二OO二年的小地方…二OO二年部落格興起。
二OO七年,公民新聞發聲!
公民新聞既是新聞,必然有其新聞採編的挑戰,五W一H的新聞採訪與寫作,從公民的在地視角,化為在地社區的生活故事與影音報導。從公民來說,公民新聞則具有業餘的、公共的、關懷的公民行動意義。
從在地觀察,公民新聞,要善用影像來敘說,報導社區小故事,讓我們發現日常生活的公共問題,新聞的背後有著濃濃的社會關懷之情,公共之義。例如,從老照片探究社區景物的故事,探討公共環境的改變。
一則三分鐘的公民新聞,不論新手或是老手,皆是社區公共議題的揭露與討論。從社區的在地參與來說,一則公民新聞雖短,卻是具有在地的、歷史的價值反思,也是社區變革的反思。
在社區進行公民新聞報導,勿陷入社區美好影像的追逐,否則社區公共議題很容易被影像吃掉,公共議題的揭露與倡議是公民新聞報導的核心價值,這是公民記者進行報導應有的問題意識,報導能否對公眾起著討論反思的作用,還是淪為愚民的假新聞。
我們從各階層人物的採訪中,去磨練我們敏銳的洞察力、想像力與傾聽的能力。公民寫作班所採訪的對象,是來自於各行各業,每位受訪者的言論,代表著其專業態度與生活背景,交織出來的語言與文化。
二、教育改革的公民新聞實踐
從教育改革來說,做為公民新聞的教育工作者,透過公民新聞的認識與實作,能夠促進學生認識、了解公共新聞的產製流程,解構媒體的霸權,從影像與文字中,進行經驗與抽象思維的辨證反思。
對公民記者來說,最基本的學習是要有新聞的閱讀能力,不是盲目的要做出什麼樣的新聞,而是我們能夠從一堆社會事件去看到什麼是新聞,從日常生活中去看見什麼是公共!
我們皆是社會中的公民,但對公民意識卻是懵懂而且冷漠,常迷失在自己最熟悉的流動空間裡,置身於事內卻了解於狀況之外。
主流新聞的產製流程,很容易導致對立的二分報導,成為一種戲劇,而不是公共對話的促進,日常的批判性思考,影像與圖片、標題容易過度誇大曲意,很容易將單一事件變成整體社會的污名現象,或是把公共變成個人問題。因此,公民新聞教學必須要讓學生明白,公共訊息是公眾的對話與思考,私人意見的交集匯聚,價值的提出,而不是市場化的收視率、閱聽率的盲目追求,而是社群的對話。
以公民的身份,觀察社會現象同時反思著公共的關係,所言所聞需以不同的角度反芻自己的觀點,釐清與辯證尋找出自己的脈絡,在說與寫間試煉著自己的思路與修辭。
同時公民記者要注意報導的位置,誰在發聲?公民記者的聲音,還是受訪者的聲音,是社運的公共議題報導,還是社運者的宣傳工具?如此的公民新聞報導,本身即是新聞也是公民記者的反思,公民新聞才有公共性與日常性,才是有魅力的新聞。
從過去教學經驗,公民寫作及公民新聞教學上必須著重公民新聞理念與辨證,勿流於影像技術與寫作技巧的迷戀,必須在公民寫作及公民新聞報導的過程中,起著深切的問題意識,思考如何促進公共議題的討論,打開公眾的生活經驗,進而創造公共對話之域。
社大公民寫作及公民新聞的課程設計,既是培育公民記者的教學,也是新聞現場百回精神的實踐,討論與實作,努力運用各種採訪與報導的素材,打開學員的生活經驗,促進學習者發展其抽象思維的能力,我們有機會從在地的公民新聞教育,培育出獨立記者。
進一步析論,公民新聞是積極公民的公共參與的實踐,也是學習的入門,學習如何表達是很重要的事,特別是公共事務的看法,我們可以不再像不善言語的阿公一樣,遇見不平之事,只能以三字的怒言來喊出,只能以一較輸贏的武力來拚高下,而是可以用文字,用影像來發聲,來對話,為台灣暗蟬請命,為老農來賣米,以公民新聞報導來串聯社群人心。
從台江流域治理及台江廟口文化沙龍的公共議題討論對話,我們發現在地是多元的,公共事務的表達也是多元的,因此,公民新聞的在地與多元報導,可以將有時間限制的在地公眾討論與行動,透過公民新聞的報導,數位網絡的公共平台,提供公眾在生活模式與價值選擇上的希望可能,避免公眾討論公共議題再落入二分對立的困境,而是巷口到另一頭的巷口─我們知道,卻從未走過的路的嘗試與尋路。
三、NGO的公民新聞可能
對守護在地的NGO組織來說,培育更多在地公民記者,亦即是在地環境的守望者,愈來愈受到NGO的重視,同時,公民記者具有在地性、立即性及社群性的特性,對守護在地環境及社區文化行動,則是主流媒體所缺乏。因此,透過公民新聞的報導,亦可影響促進主流媒體,從台北看天下、新聞都會化之中,走向在地,進行媒體變革,引發更多人關心與討論環境及社區公共議題。這樣的公民新聞具有社運媒體的特色,同時也能促進不同社群之間的合作。
特別是對在地的NGO組織而言,相對於全國性的NGO的議題能見度,在地的公民新聞,也協助在地NGO有機會在全國新聞發聲,特別是主流媒體日益縮減地方新聞版面之時,台灣文化多元的地方特色,也受到衝擊,值此台灣文化基本法討論、全國文化會議進行之際,公民新聞對在地NGO、在地文化發聲的可能,文化部應檢理公民新聞十年經驗的基礎,進一步推動。
「土道」公民寫作的文化報,這是老師與同學們無中生有的發想,在學習與實際的操作中,從文章的書寫、照片的篩選、封面的設計、電腦的排版、書刊的發行,都是由陌生中匍匍而行,慢慢的走上了軌道,每當遇到困難躊躇不前,甚至懷疑自己的能力時,同學間就相互激勵,到如今已發行三期了,我們還充滿了希望要邁入第四期,甚至更長更久…。天助自助,在被別人見到我們所付出的努力,奉茶葉老板願意無私的提供空間,讓「土道」製作成海報,策畫「亭仔脚文學」。
我們以公民寫作的力量,一步一步來凝聚眾人的熱情,來改變這個城市、喚醒著與這塊土地成長共同的記憶、共同的故事,那我們就有共同的力量來迎接未來了。
四、台灣公民社會及在地行動的想望
社區、學校及NGO的公民新聞,為台灣社區行動、環境守護、NGO的公共治理,打開公共領域對話的可能,在公民新聞未來的十年,公民記者的培育,亦是公眾公共新聞素養的扎根,也是台灣在地社區行動,更多社區公民新聞的ON TV,有助於台灣公民社會及其文化共同體的凝聚,特別是更多青年與公民,在學習成為公民記者之路,也是實現自我生命,成為積極公民之路,大家呼朋引伴,結社倡議,成為台灣公民社會,最有力的公民新聞社群。
1. 家鄉魚塭被埋爐渣 土城國小學童檢測酸鹼度紫爆onTV https://www.peopo.org/news/324675
2. 小台江為台灣暗蟬創作,以戲劇的力量守護家鄉 https://www.peopo.org/news/330873
3. 文化繞境,走遊台江山海圳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