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守護家鄉的公共知識分子
給台江流域學校的畢業生們
離開家鄉,總是少年壯遊的青春,一方面捨不得,一方面得捨得,一如畢業離情難過,緊緊握手,總得放手去走。
離鄉之前,少年如你,如何去壯遊呢?
一是善用台江文化及環境識別能力,面對公民社會重建挑戰,改變劇烈氣候變遷下的台灣處境,探究未來之路,這是每學期的台江流域學習的核心,從淨堤、植樹、環境監測、生態調查、文化走讀,到專題研究、社會設計與實踐…從在地學習,學習在地,到向台江學習的《台江學》課程,簡要來說,從做中學,以在地經驗與理論進行辨證,從問題意識進行觀念與思想的對話啟發,化在地經驗為默會知識。
二是莫忘台江流域學習的公民參與故事,把這些故事寫成自己的終身學習履歷,放進未來壯遊旅程的書包中,向更多朋友介紹,敘說台江愛鄉護水,守護河川,對抗水污空污土污,營造台江山海圳綠道、守護台灣暗蟬的公民參與故事,特別是遭遇挫折之時,莫忘書包中的台江故事集,你我可以從這些故事的敘說聲中,重新想起台江夥伴面對困難,共同討論、共同做夢、共同倡議、共同行動的希望力量。
三是傳承台江人相放伴拓墾的文化信仰力量,也就是保境護生的大道公精神,實踐「社會參與、終身學習、保護生命」的台江文化信仰,此即台江學的內在意涵,有學習有保庇,在學習及參與之中,實踐公德,也就是以公民學習做為一生壯遊的護身符。孝親行道,莫忘「道中自有食糧」,涵養保境護生的天地之氣,自能培養自己成為守護家鄉的公共知識分子。
臨別之前,我們頒發台江流域學習獎,也在廟口邀請少年台江分享近年來守護台灣暗蟬、守護家鄉的社會實踐歷程,回顧彼此在家鄉修學的歷程,同時特別舉辦台江青春伴行,老中青奉請台江拓墾守護神大道公,相伴台江少年走過塭岸、圳路、海灘、渡過台江內海…在河海交界之處,看見台江。夕陽相送,台灣暗蟬鳴聲,一路相隨,自是壯麗,盼能在少年的心中,播下台江文化的種子,培養找尋台江的尋路能力。
這是吾人送給少年台江的成年禮,生活文化記憶,在故鄉行路見學,澆灌台江文化與環境識別能力,養公民參與之氣,從心底裡冒出新芽,待少年長成之日,終能記得台江文化之樹,想起這條返鄉的文化路徑,代代相傳至百年!
一如台江流域教師所言,一群人相伴,路才能走長遠;一如台江少年感懷,身為台江人應該認識台江,這條路不長,卻是把大家都連起來,看到彼此。
這是大家離鄉前應思之事,如懷中玉,時時把玩細思,自有靈氣透光。
此刻,已有一位台江少女正搭著火車,環島尋路之中,火車是長距離的交通工具,亦是鄉村入口的文化驛站,下車之後,步行或單車則是走進鄉村土地的姿勢,路是人走出來的,在壯遊行路中,記得傾聽自己一身的在地智慧與經驗,那將是遠行壯遊的北極星,在前方未來引路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