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城市,建構藍綠帶生態系統有感
台南市安南區古稱台江,20180824遭逢水災,從東北到西南村落受創,大抵是沿著曾文溪舊河道淹水之路,公親寮、十二佃、十三佃、溪心寮、海尾諸村,皆有災情,舊作從八八水災探究出路,如今重閱再次對照金0824水災,諸多問題尚待努力,流域治理還有長路須行,共思在地未來希望…
吳茂成│2015/8/26
久違的重逢。
年初,廖桂賢老師幾番約在台江見面未果,今晚卻在千里步道智庫會議相見,回想起來,這是自八八水災之後,再度聆聽桂賢老師的研究與發現。
與洪水共存的靭性城市。
從聆聽中,也喚醒了自身的水患經驗,回觀八八水災後的台江流域治理策略。
廖老師探究根本問題,「與水共生的水是那種水呢?」她指出,我們要先了解水,那些水必須與她共生,我想,肯定不是廢水。這是吾人在台江的童年經驗所給的答案。
童年的淹水是快樂的生活記憶,那是天公給我們的清淨之水,可戲,可泳,除了不用上課,捉魚更好玩,陪伴阿嬤、俺娘炒魚鬆、曬魚干,炸吳郭魚,那是淹水季節難忘的滋味。
這些天公給我們的清淨之水,對台灣來說,可說是難得的水資源,具體來說,一如桂賢老師的分析,我們必須與「雨水」、「河水」共存。
我們必須與水共存,在我們身體裡,在我們的生活裡。
誠哉斯語,觸發吾人回觀台江先民與水共存之道。雨水與河水,為台江內海拓展河口溼地,為台江先民帶來耕塭的豐沛水源,永續發展的台江流域發展環境。
「然而,這兩種水太多了,都會發生災難。」廖桂賢老師提醒我們,今日的治水,不只是創造美美的水景,而是要與洪水和平共存。
她提出營造海綿城市與還地於河的治水思維,最終在於營造一座不需要堤防、與洪水共存的靭性城市。
「如何做到呢?可能實現嗎?」聆聽廖老師這一席話,喚醒吾人反思台江先民與水患共存的常民生活經驗。
「可能!」那是台江拓墾史實。
今日台江國土規模,大抵是日治堤防築造前奠基,年年曾文溪氾濫沖積,形塑台江,從內海化為溼地,從海埔蛻為塭田,與水共存,與自然共生的拓墾過程,一九三O年嘉南大圳築成,形塑內海、潮溝、水圳與溪流共生的生態、生產與生活共融的永續發展環境,可耕可漁。
「與洪水共存!」吾鄉海尾,台江內海的殘跡,早年的水患生活即是如此,自古以來,每年淹水不斷,村民一直與水患共存,昔日是河水與雨水,現在苦的是髒臭的廢水。
在未有自來水的日子,水圳與雨水,每年為台江魚塭與吃水堀,帶來水源,魚塭圍著村落,吃水堀伴著三合院,降溫、淨化空氣,水圳、潮溝、河流串起台江的生產、生活與生態圈,先民雖無白米飯,餐餐吃魚不愁,那是在地的滯洪池,也是在地的生活、生產、生態的共生之域。
然而,自七O年代台江設置和順工業區以來,工業廢水污染台江潮溝、水圳生態,我們共生的清淨之水被染污,祖先所墾的塭田,我們的家,被工業廢水包圍,台江流域共生的水環境系統,淪為台南市發展工業的被犧牲體系,如何修護,這是台南市政府、台江鄉親必須深切反思的課題,加上大台南市合併之後,大量的農地、漁塭被填平,開發工業區、填土重劃,日治時期奠下的排洪蓄水系統,也遭到破壞,怎能負荷年年的水患。
台江水患治理必須先解決河川污染,重新檢討都市計畫的流域治理策略。
吾人應思考,今日台江流域治理,應將清淨之水還給河川,恢復台江村落的吃水堀系統,保留潮溝、水圳路,保留魚塭與台糖農場,保留台江傳統的滯洪池,解決工業廢水,處理畜牧、生活污水問題,建構台江海綿城市系統,讓乾淨的水,留在我們的土地,我們的社區。
沒有污染的河水,加上吃水堀,進步的水質淨化技術,我們就有機會建構社區型的微型水庫網絡系統,藏水於村落,河水可汲,吃水堀可飲,為解決台灣水庫淤塞、乾旱缺水,闢一條水路。
這是從台江拓墾經驗來看海綿城市、還地於河的可能。廖老師則從「靭性」的學理探究,進行論述,她說,我們要培養面對淹水的靭性,邁向靭性城市,同時,要修護河川生態,邁向生態城市。
她分別從工程與自然觀點來詮釋靭性,就工程系統來說,靭性意謂恢復力,環境被破壞,儘快回復到原來的能力;就生態系統而言,則是容忍被干擾的能力,環境自我重建及調整容受的能力。
廖老師強調,城市要有容受洪水,或是自我重建的能力。靭性就是一個系統,在面對外在改變時,透過內在機制不斷調整與適應,繼續存在的能力。
她認為,氾濫是河川恢復生態性的重要機制,河川氾濫時,陸地與河道連成一體,對水域生活來說,棲地增加,有助於河川生態的恢復,當洪水來襲,原有的洪氾平原,可以降低流速,減緩衝擊,可以提供生物避難的空間。
因為氾濫,才有台江溼地,這是成也曾文溪,敗也曾文溪之理。
一如台江溼地容受污染及重建生態的能力,數百年來,台江溼地守護魚塭、守護家園,為靭性台江,奠下基石。
廖桂賢老師分析高腳屋具有低抗洪、高靭性的風土建築特色,台灣城市則是被圍堤包住,高抗洪,卻是低靭性,洪水一來,難以面對。
高腳屋,曾是台江常民的風土建築。
她探究東南亞、荷蘭、新加坡如何與水共存的案例經驗,只要不怕水淹,就可以與水共存。
「還地於河不等於把人趕走。」
「在泰國越南,湄公河氾濫達四個月,田園彷若公海,大家都可以去捕魚,在這裡淹水是收穫季節。」
我想,一如童年的台江,內海是公共財,可捕可撈,那是阿嬤俺娘炒魚鬆、曬魚干的加工日子。
「只要不怕水淹,就可以與水共存。」廖桂賢老師做了研究,新加坡公寓大廈,一樓挑空,做為聚會場所,有如高腳屋,碧山公園水泥河道,改成草地,讓河水可以在公園氾濫;德國慕尼黑,拆掉堤防,讓河水自由流動,孩子可以親近河川;荷蘭鹿特丹發展水球場,可運動,可滯洪,破除了都市河川需水泥化,才能抗洪的迷思。
她進一步指出,西方國家目前更在意的是都市雨水逕流的收集與淨化,降低對城市河川生態環境的衝擊影響。
「要做的是吸納雨水,而非強化排水與抽水。」
例如,新加坡都市發展小側溝,收集雨水逕流,美國波特蘭的綠色街道、雨水公園,營造生態池,吸納雨水逕流,利用草地淨化水質,入滲到土裡,減緩逕流快速流入河川,造成水位暴增。
我想其道理,一如台江潮溝、水圳、魚塭、農田、吃水堀,可滯洪,可減緩暴雨逕流的衝擊。
「都市不一定要全是透水鋪面,而是要有收集逕流的機制與通路。」廖桂賢如此強調,我們要汲取西方都市設計的治水理念,例如,新加坡發展河川的ABC(活化、美化、淨化)流域計畫,對於新加坡來說,水是十分珍貴的資源,所有河道都是集水區,因此,除了廢污水百分百管制之外,更重視都市集水區的設計,透過雨水花園、沈澱花園,淨化逕流,再排到河川。
她指出,荷蘭學者甚至憂心,都市抗洪設計雖達一萬年,但未經歷淹水的荷蘭,面對水患的靭性太脆弱,一旦碰到災難,難以面對。因為靭性城市的營造,在於系統得長期經歷環境變動,得經由學習與適應來產生。
聞言,台江流域治理,亦應如此,一如吾人探究台江大廟具有「社會參與、社區學習、信仰文化」的社會靭性系統,才能歷經朝代更迭而不易,與時俱進,今日,我們實應好好整理台江水患經驗,恢復台江高腳屋、吃水堀,保留溼地、魚塭、潮溝、水圳,還地於河,在治水的過程,營造海綿的台江城,在地的靭性系統,其目的在於厚植台江自我重建與容受水患干擾的能力。究其實,台江水患不只是治水,而是善用洪水帶來生機,發展溼地、魚塭、農地的生產與生態性,發展生產、生活與生態共生的藍綠廊道,這是台江國土規劃的重要議題,但是首要在於水污染的治理,勿讓工業、畜牧與生活廢污水,排入河川、潮溝、溼地。
果能如此,台江流域治理,即是台江里海的營造,倡議生態、生產、生活的家園守護圈,讓社會靭性與生態靭性系統共構,庶幾永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