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觀台江在地,溼地、排水線(港仔,水通海之域)乃是天公伯給窮人家的公共財,活命的採捕之所,吃水堀是村落微型水庫,在乾旱的年代,滋潤著庄頭,為未來蓄留一方源泉。台江先民善用溼地、排水線,養水耕塭養魚,奠定台江從內海轉為海埔地,發展生產生態生活共構的靭性環境。
究其實,水利起於農漁之生地。
吳茂成│2019/03/29
從公共治理探尋水之道,從八八到O八二三水災,從台江流域治理到全國治水會議,匆匆如水逝而不息。
我們如何化難為安,如何轉水患經驗為知識,如何從在地經驗促進治水政策的再對話,從社會設計反思工程設計如何在地化,縫補生態、生活、生產的斷裂,希能相放伴,共同營造流域環境共同體,為永續美好的未來而努力。
回觀台江在地,溼地、排水線(港仔,水通海之域)乃是天公伯給窮人家的公共財,活命的採捕之所,吃水堀是村落微型水庫,在乾旱的年代,滋潤著庄頭,為未來蓄留一方源泉。台江先民善用溼地、排水線,養水耕塭養魚,奠定台江從內海轉為海埔地,發展生產生態生活共構的靭性環境。
究其實,水利起於農漁之生地。
然而,一九七O年之後,都計的錯亂,工業化的政策,逐步將台江鎖進被犧牲的體系,水利成了村落被犧牲體系最後的防線,直到今日,三十年的時間,以台灣歷史博物館為中心,半徑十公里,共有十座工業區,其中四座未設污水處理廠。
鄉親感歎,大家住在博物館區呢?還是工業區?
回觀這條流域治理長路,我們走在被犧牲的體系,也走在爭環境權與文化權的實踐之路。吾人發現錯亂的都計,將村落附近的農漁塭低地,填土墊高為工業區,道路設計不當,阻礙在地水路…我們憂心村落成為高地工業區的滯洪池,我們深恐村落淹水化,排水線污染化,土污空污…就在近身及未來之處。
我們不願意如此啊!面對未來,理應是實現希望的忙碌,而非耗能的盲忙。
我們應當朝著扭轉被犧牲體系的根本問題反思而行動,從在地尋解,探究水之道,善水而生,而非懼水而溺,從水利治理,化危機為轉機。
一、全民共筆,公私協力,進行村落雨量水位淹水污染記錄,化水患經驗為知識,建構村落在地水患及環境治理經驗知識庫。
二、深化流域治理,各級水利機關設置專責單位,推動公共治理,持續策辦淹水村落的治水公民會議,整理在地經驗,檢討都計、環保、經濟、治水等相關政策,探究村落淹水化的成因及尋解。
三、重視在地流域為水利創生、地方治理、村落永續的珍貴環境資源,儘速展開跨部門治理排水線,從居民淹水、被汚染的生活之處,扭轉被犧牲的體系,營造環村綠道,反轉排水線被污染化困境,從在地淹水村落再生行起,逐步縫合生活生態與生產斷裂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