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的、參與的、業餘的」生活創作課程,這是大廟興學吸取村廟子弟戲曲文化經驗,轉為現代公民學習課程教學的實驗,讓學習與創作在地化,究其實,更是培育更多在地學習的公民樂手的教育創新。
吳茂成│20190616
為家鄉寫歌,開辦「台江歌謠創作班」算來已是七年前之事。
當時在文化局協助下,簡上仁老師連續兩年來到海尾朝皇宮椪舍學堂授課,四十多位鄉親報名參加,大家一起在海尾廟口,簡老師彈著吉他,唱著搖嬰歌、阿爸的飯包,以及望春風、四季紅、補破網等歌謠,引導同學們認識台灣歌謠創作方法,一步一步喚醒在地的文化經驗,拿起筆來,一起為台江家鄉來寫歌!
這是《大廟興學》推動台江文化治理很重要的一次嘗試,培養在地藝文社群,鼓勵鄉親重回村廟學習,從日常的、參與的、業餘的生活創作,以歌謠再現台江文化。
如何創作呢?記得當時,簡上仁老師介紹李臨秋先生創作的三大秘訣,一要在深夜,二要桌前要有一盆夜來香,三要有一瓶酒,寫作的靈感就來了。此外,台江內海四周本是平埔族的家園,簡老師也從西拉雅族的歌謠介紹牛犁歌,以及移民台東的走海故事,鼓勵學員們以鄉土文化來創作台江家鄉的歌謠。
這些在地歌謠創作,從虱目魚、台江尚界讚到阮有一個夢…一首接一首成詞譜曲。
大廟興學推動為台江家鄉寫歌之外,一村一廟一樂團的課程,也一班一班,一村接一村,一年一年推動至今,四年前也邀請到謝銘祐老師來大廟指導鄉親,師生再完成集體創作的「台江人」等多首歌曲。
「日常的、參與的、業餘的」生活創作課程,這是大廟興學吸取村廟子弟戲曲文化經驗,轉為現代公民學習課程教學的實驗,讓學習與創作在地化,究其實,更是培育更多在地學習的公民樂手的教育創新。
如今回觀大廟興學推動一村一廟一樂團,以及為家鄉寫歌運動,如同鬆土育種,文化需要時間才能目睹長成花開的一刻,簡言之,需要在地扎根的文化治理行動,若是沒有台江師生為家鄉寫歌,共譜多首歌謠,那麼,台江文化中心開館,將無在地之歌,無在地之曲可彈可唱,這些鄉親師生共筆的台江之歌的感人與親切,其美也在於此。
感謝簡上仁老師在六月十二日,民視台灣學堂「FORMOSA 音樂廳」特別向國人介紹,台江《大廟興學》推動一村一廟一學堂,「為家鄉寫歌,台江歌謠創作班」的故事(從17分開始)─https://reurl.cc/ZdlXa
如今,聽來彷彿昨日之音,文化學習與創作,雖有苦思之刻,但終究是甘甜的汗水,化為文化的沃土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