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海尾朝皇宮,不只是神明所在,更是教育與文化中心。「大廟原本就是社區大學,」推動16年的大廟興學,讓過去被稱作「賭窟」的村落振興,傳統宮廟也有了現代的新定義。
大廟興學-吳茂成-社區大學-台江-終身學習-在地創生-社會連結-永續幸福
一村一廟一樂團已是大廟興學特色,不少學員同時學會了好幾樣樂器。圖片來源:黃明堂攝
文 蔡立勳 天下雜誌725期 2021-06-15
台南安南區,海尾朝皇宮。
往外看,近40名少年身著白衣、短褲,頭綁藍色頭帶。宋江鼓聲響起,他們組成的宋江陣,將沿著鄉間小徑,造訪鄰近聚落的宮廟。
往內走,供奉大道公(又稱保生大帝)的大殿化身音樂廳,編制5人的南管正在演出;結束後,20多人的洞簫團魚貫出場,準備大展身手。
來不及聽洞簫演出,記者就被不遠處傳來的香味牽引。循味走進另一處空間,檀木、柚木等香味直撲而來,宛如置身中藥房。只見4、5人圍坐一桌,桌上擺著電子秤、篩網與數盆香粉,原來是每週一次的製香課。
廟裡正展開為期一週的慶典,準備迎接4天後的大道公誕辰,讓週一晚間有如週末般熱鬧。
即使沒有慶祝活動,平日的朝皇宮也不冷清。家住廟旁的王燮村說,早期經過朝皇宮,入耳的多是飲酒聊天、打牌聲;如今晚上路過,卻是樂聲不絕於耳,不少人在廟埕練習二胡、薩克斯風,「我們安南的宮廟文化,真的改變很多。」
「我們這個村落,以前有人說是『賭窟』(台語),現在慢慢改變了,」台南社區大學台江分校執行長吳茂成說。總綁著頭巾的他,自2005年起推動「大廟興學」,是朝皇宮蛻變的推手。
廣告
大廟興學,就是以每個社區都有的大廟為基地,結合社區大學的課程,重新拉近在地民眾的距離,縫合現今社會現代與傳統,或是人際關係之間的斷裂。
創辦人:吳茂成
成立:2005年
規模:台江地區10座大廟參與
成績單:9座大廟加入「一村一廟一樂團」,單是朝皇宮即有9組二胡團、5組薩克斯風團,並培育在地長輩作曲,今年4月舉辦「望台江」音樂會。課程以外的學習活動包含廟口文化沙龍、台江流域學習、台江社區博物館日等
我們的幸福提案:盼青年回鄉,帶著知識技藝協助大廟興學,村村有學堂,廟廟有樂團,排水線綠道化,污水淨化,營造台灣環村綠道。
吳茂成
現職:台南社區大學台江分校執行長
出生:1966年
學歷: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
經歷:台南大學國語文學系兼任講師、長榮大學國際珍古德根與芽生態教育中心推動委員會委員、全國社區大學特優課程「公民寫作」講師等
安南位在台江內海,因內海淤積,早期居民搭建臨時草寮、據地圍墾,形成一個個聚落發展,因此有「台江十六寮」之稱,後人也多以「台江」代稱安南。
「『大廟』不是蓋得很大才叫大廟,」吳茂成強調,廟宇是台灣常見建築,早期的村莊,總有間廟宇代表當地聚落,如朝皇宮就是海尾一帶的代表。
這座大廟,是居民的信仰中心,兼具社會參與、教育功能。地方頭人與民眾會聚集在此討論公共事務,又稱「公茨」;也有代代傳承的「漢學仙」駐館,指導居民讀書、識字,「學仔」成了大廟的另一代稱。
只不過,隨著社會變遷,廟宇不再是民眾討論事務的場域;國民教育體制的建立,則使得廟宇教育功能式微。演變到最後,常人對廟宇的認知只剩下拜拜。
海尾一帶的宋江陣歷史超過百年,吳茂成預計,今年向文化部提出文化資產審查。
今年55歲的吳茂成,出身海尾,信手捻來,便是台江200年來的大小事。從信仰、俗諺到環境等,無一不知。記者與吳茂成走在路上時,民眾都知道他是推動大廟興學的執行長,熱情打招呼。
但吳茂成年輕時,曾因為不了解家鄉,不曉得如何向周遭友人解釋台江雖屬台南市,卻不等於傳統認知的「府城」而自慚。趁著回鄉擔任地方記者,從不少耆老口中認識在地,他才知道大廟之於台江的多重意義。
也因此,當他16年前得知,台南社大要在安南設立分校時,提出「在地學習、學習在地」想法,希望讓居民重回村廟,「我們不會再蓋一座學校,因為大廟原本就是社區大學,」吳茂成解釋。
「過去每個村落的廟,是剩愈多(香油)錢愈好,沒有其他目標,」朝皇宮前主委吳進池說,大部份廟宇與村落發展並無關聯,頂多贊助活動經費。
就在吳進池想方設法,要讓朝皇宮更有效協助社區發展時,恰好遇上吳茂成,一人釋出空間,一人規劃課程,大廟興學正式啟動。
大廟興學不單是在廟裡上課,而是要與地方連結。大道公在民間信仰中是「醫神」,學有專精後回到地方貢獻,因此社大台江分校初期以青草班打頭陣。設定30人的班級有70人報名,讓他們信心大增,幾個月後開設的二胡班也滿招。
廣告
至今,朝皇宮每學期的課程,可以開到60門以上。
課程更強調融入在地文化與風土。比如烹飪課以蔥、番茄、虱目魚等在地食材為元素設計料理;現代舞課融入傳統「車鼓舞」元素,解構再重新編排。
吳茂成也以樂器演奏課程為底,倡議「一村一廟一樂團」,讓學員實踐社會參與,開班滿2年便社團化,學員自主揪團練習;吳茂成也兼任經紀人,幫忙接洽演出。
朝皇宮已培育出9組二胡團、5組薩克斯風團,每年底,所有學員還會組成超過200人的大型樂團,一起跨年。
這些樂團透過演出建立口碑,也是大廟興學的代言人。「現在真的是好忙,」王燮村雖然退休,仍不定時要到宮廟演出,幫忙招生。尤其遇到神明生日期間,一週演出有時還多達5場。
67歲的王燮村,是朝皇宮薩克斯風班第一班學員,也是班長。班上同學方敏和與太太相偕學二胡、薩克斯風;學了一年多,有天下課後,和方敏和閒聊,「他告訴我,他很喜歡一首《心聲淚痕》,我就找樂譜讓大家練習,」王燮村回憶。
但一個月後,方敏和發現罹患舌癌,即使無法吹奏薩克斯風,還是藉著接送太太上課的時間,坐在教室後方旁聽,沒過多久就辭世了。
王燮村趕忙帶著班上同學,練習方敏和來不及學的《心聲淚痕》,在告別式上演出,「我們整班以這首歌獻給他。」
平日走進台南海尾朝皇宮,不經意就能見到長輩在大殿前練習吉他等樂器。
如今,台江地區已有9座大廟參與「一村一廟一樂團」。不過吳茂成仍有個心願,即是有朝一日,這些樂團能演奏台江人寫的在地作品,他稱為「常民作曲」。
花了好幾年,吳茂成終於在去年找到作曲老師陳婉菱開班授課。
起初,地方長輩以五音不全、不會樂器為由推託,但吳茂成告訴他們,如果未來子孫學唱歌時能自豪地說出,「這是我們的阿公阿嬤、爸爸媽媽作的曲,台灣的文化才是真正落實。」終於說服長輩。
「花開結子就來飛西東,望欲傳湠幾若欉。風吹菅芒一陣又一陣,不時數念台江咱親人……」
4月16日,「望台江」音樂會在台江文化中心登場,近400個座位坐無虛席。安慶國小合唱團在舞台上唱著在地人、64歲的蕭忠勝填詞、作曲的《望台江》。
蕭忠勝沒有音樂底子,當初報名作曲班,只是單純因為不用買樂器。但一年多來,他已經創作出3、4首作品,「一次失敗沒有關係,大家互相鼓勵,(上課、作曲)過程能療癒,又能建立自信心,」蕭忠勝說。
吳茂成深信,倘若台江能持續這套模式,或許10年後,就能累積500首作品,「不會全部都不行,也不可能全部都很棒,但1、2成的好作品是有可能的。」
有人演奏樂器,有人作曲,吳茂成認為,村廟樂團以此系統運作才能走得長久,「這塊土地本來就有生命力,我們只要適度地激發它,讓生命力恢復的話,就會不一樣。」
因此,他也鼓勵具一技之長的青年,回到家鄉的大廟駐館,用公共學習的力量,豐盛村落共同體。
「來大廟興學的同學就是家人,」朝皇宮副主委謝文祥觀察,許多人的子女移居外地,但同學就住同個社區,反而成為彼此生活最親近、互相扶持的人。
大廟興學更把觸角延伸到社區弱勢者。
朝皇宮自8年前與美善社會福利基金會合作,成立保生健康促進中心,每週五早上,鼓勵社區內的憨老、憨兒出門,替他們安排工作,如採摘水果,或是市場收市後幫忙掃地,提供薪資,「讓他們在社區跟其他人有接觸,不要一直關在家裡,」吳進池說。
記者採訪吳茂成的過程中,見到智能發展障礙的阿明(化名)一直站在大殿旁靜靜聆聽演出,偶爾也與記者聊天,說說廟裡大小事。
「他很乖,我們讓他平常來廟裡幫忙,家人也很放心他來這邊,」吳茂成說。
吳茂成推動16年來,大廟興學模式在台江已然成型,有10座大廟參與。
早期社會透過大廟連結村落的每個成員,「我們做大廟興學,很重要的就是讓學員『相放伴』,大家一起發展、推動,度過困難,」吳茂成說出心願。
16年來,大廟興學模式在台江已然成型,有10座大廟參與,固定開課;吳茂成也找來各領域專家,舉辦台江廟口文化沙龍,談宗教與經濟、文化治理等。年初上任的台南市北區元和宮主委王炳元有意效法,雲林馬鳴山鎮安宮、屏東等地大廟也紛紛取經。
「我覺得這是個很好的操作模式,」台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教授、前國發會副主委曾旭正建議,各縣市民政局處能與教育局處合作,讓廟宇經營者透過研習活動,了解大廟興學模式,發揮廟宇的教育功能。
台南社大校長林朝成則觀察,吳茂成將大廟興學結合信仰,「讓既有的信仰具有新視野,賦予傳統宮廟一個現代的角色,」大廟興學推動後,愈來愈多年輕人進入廟宇,成為他們日常的一部份。
「重回村廟,每個人的學習就會化為這塊土地的養分,」吳茂成說。而這段學習的過程,無形中串起了這塊土地上的每個人。(責任編輯:黃韵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