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勿將嘉南大圳臭水溝化
吳茂成
2011/1/18
八八水災之後,台江治水退步還是向前?
2011年1月9日一早的嘉南大圳退潮見底,這是過去很少見到的情景,連攔污索也擱淺,治水至今,淤泥日積日高,未見疏浚,只見污泥重見天,吾人反思台江治水之道,現階段治水首要在於清污除泥,中長期則應儘速興建嘉南大圳污水下水道,進行工業及家庭廢水截流,讓嘉南大圳恢復農漁業灌溉排洪功能,讓水土再合;讓嘉南大圳成為小孩的河流學習廊道,成為沿岸十萬居民可親近、可休閒、青年人可戀愛的獨特人文、生態之河,讓嘉南大圳變為台灣西部首條千里步道示範道,上溯烏山頭水庫,下連台江國家公園,而不是加高護欄,變成一條臭水溝,用水溝式的治水思維來治理嘉南大圳。
圖一、二:2011年1月9日,早上所看到的嘉南大圳和順工業區段見底情景,明顯可見黑色污泥。
圖三:20110118嘉南大圳淤泥未先清,河堤卻要加高到一米四,恐將大圳風光水溝化。
一月十七日早上,我們發現怪手在打掉嘉南大圳安順橋北側護欄,這一段護欄在十多年前種下大葉欖仁樹,早已成蔭,十八日詢問工人才知要將河堤護欄加高一米四,等於一個小學生的身高,等於半棵樹高,未見除污清泥,這一條擁有人文、生態的嘉南大圳,恐就此淪為一條大臭水溝。
身為守護台江河川小隊的我們憂心,沿岸十萬居民,一早出門可以看著嘉南大圳綠水上班,黃昏之時可以望著嘉南大圳夕陽回家的生活步調,將遭受破壞,若是隔著一米四,若是加上基座約五十公分,那麼,連成人的我們,都得用爬的,才能上得護欄,才能得見嘉南大圳之景。
圖四:二O一O年秋天傍晚,嘉南大圳下游從北安路橋抬頭一望,可見山水有情的嘉南大圳的美景!
從守護台江河川經驗來說,八八水災原因之一,即是嘉南大圳長期未疏浚,我們憂心若不除污清泥,只加高河堤護欄的治水政策,只是一種將水圳再次臭水溝化的思維展現,忽略了嘉南大圳獨特的歷史人文與自然生態特色,長遠之計,應速興建台江嘉南大圳污水下水道,進行截流整治,讓嘉南大圳恢復農漁業的灌溉排洪功能,特別是縣市已一家親,嘉南大圳乃是一條連繫著鄉鎮都會生活與農漁產業的人文生態圳道。進一步來說,嘉南大圳下游有台江國家公園、中游有海佃、安和商圈,上游有台灣歷史博物館、南科園區,沿岸居民十幾萬人,台江嘉南大圳治理,有生態、生活、歷史文化三大多元特色,值得大台南新市府團隊做為文化立都、永續城市發展的試金石。
因為,當看水變成只是一種夢,沒有了水圳清溪的童年,有一天,孩子長大了,不知故鄉之水為何物,只有水泥牆的河堤記憶之時,台南之美何在?台灣之美又何在?
殷盼政府暫停施工,集思廣義,邀集守護台江河川夥伴鄉親,共謀長遠之計,為台江孩子們留下一個卑微的希望,至少先除污清泥,讓孩子可以看見美麗的嘉南大圳綠水林蔭之美,而不是一條長長高高的臭水溝堤,阻檔了你我、阻檔孩子,看見河清魚現的希望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