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的、生態的聚合-前世今生話台江
文‧鄧慧純 圖‧莊坤儒
2023 12月
台江內海的環境以潮間帶、潟湖、魚塭、鹽灘地為主,是適合水鳥的棲地。
提起台江,若你是地方創生的投入者,會知道台江「大廟興學」的故事。
若你是山林的愛好者,會知道它是台灣長距離山海圳綠道的起點。
若你是賞鳥的愛好者,那一定知悉台江是黑面琵鷺來台度冬的棲地,台江國家公園的成立,更與台灣黑面琵鷺保育息息相關。
台江並非地圖上正式的行政區,詢問歷史學者,你或許會得到「台南海岸邊的大潟湖是昔日的台江內海範圍,但1823年,曾文溪潰決改道,台江內海逐漸陸化;台江是在清朝中期消失的地理名詞。」但「台江」還沒成為過去,它還是進行式,有一群熱愛土地的人,仍不懈地編寫其精彩的故事。
※山海圳的起點:台江
大廟興學,一場草根的文化運動
來到台南安南區的海尾朝皇宮,台南社區大學台江分校執行長吳茂成就在廟裡和我們說起「大廟興學」的源起。
台灣各村庄都有的村廟,鄉親稱為「學仔」,「村廟就是學校,是那個年代的社區學校,只是在現代化的過程中被剝奪掉了。」村廟也是「公茨」,處理協調村內公共事務;又譬如神明生日,如何慶祝,要出陣頭等等,也多在村廟協調分工;村廟更是一地方的文化中心,看廟宇裡的門神彩繪、木雕石刻工藝,鄉親子弟在廟埕練習南北管、宋江陣。村廟是在地學習、公民參與再適合不過的場域了。
大廟興學的心願獲得當時台南社大校長林朝成、主任林冠州的支持,海尾朝皇宮主委吳進池也想推動教育事業,2007年,台南社大台江分校就在海尾朝皇宮創校,許多在地居民也以行動加入註冊選課,實踐「學習在地,在地學習」,大廟興學更擴及台江16寮獲得在地台江父老的支持,實現「一村一廟一學堂」的目標。
聽吳茂成倡議「大廟興學」,講山海圳的故事,你會被他滿腔的熱情所感動。
千里步道協會不遺餘力投入步道運動的推廣。
大廟興學,一場草根的文化運動,起點就在海尾朝皇宮。
大家來上台江學
大廟興學自然不能少了地方學。但「台江學」的內涵為何?吳茂成反而先說起在台灣歷史博物館的籌設過程。從1992年前總統李登輝指示籌建開始,歷數十年波折,甚至博物館設在安南區也被外界質疑「安南區沒有文化」,「被別人這樣說,我們當然很難過,但安南的文化是什麼?反省後發現自己知道的也不多。」
因此,鼓勵鄉親展開台江文化運動,透過「台江學」在地課程,內容包括「台江民俗文化」、「跟著河流去旅行—台江流域生態環境追蹤及認識」、「走遊探索海尾寮社區博物館」及為家鄉寫歌作曲,讓民眾找到重回土地,認識家鄉的路徑。
如今走進位在山海圳綠道路徑上的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常設展會告訴你這一位置在400年前是被稱為「台江內海」的大海灣,1661年鄭成功登陸台灣的所在地,早期先民渡過台灣海峽黑水溝,這邊是最初的抵岸,是具有歷史意義的起點。
台灣歷史博物館的常設展述說著台灣400年來的故事。
實踐保境護生的哲學
朝皇宮的主神是保生大帝,在地人稱「大道公」,乃是襲用宋朝時「大道真人」的封號。村裡的人多數都是大道公的契子,吳茂成解釋,大道公是名醫生,「保境護生」是祂的精神,以現代觀點來看就是「保育環境,保護生命」,「身為契子的我們當然要實踐大道公的精神呀!」他說。
山海圳的起點就從守護河川開始。台江內海是塊水澤之鄉,在這土地出生的孩子理應有個「水水」的童年,但是河川被汙染,水塘裡不見魚蝦。18年前,由海佃國小師生、家長所組成的小台江河流讀書會發起守護河川的倡議行動。師生們一起溯溪行、沿山徑,想知道水怎麼變髒的,「以台灣歷史博物館為中心點,半徑十公里有八座工業區,有四座沒有汙水處理廠。」發現問題,他們舉辦搶救嘉南大圳公聽會,提出兩個主張:種樹築道和整治汙水。
還有長安國小的「水水長安」、安東庭園河川巡守隊、大廟興學志工等親師生,大家接力參與,多年來不斷透過河川巡守、生態調查、流域公民會議討論倡議。每年五月第一個禮拜台江水日,小台江們騎著單車從海佃國小到烏山頭水庫,藉由行動倡議讓更多人關注環境的議題。
吳茂成領著小台江們探尋故鄉。
公私協力走出一條通往玉山的路
2006年小台江搶救河川公聽會獲得當時台南市立委,現為副總統賴清德的認同,邀集各單位研商,在嘉南大圳排水線河堤沿岸種起一棵棵的綠蔭。
小台江親師生倡議台江山海圳綠道的願景,2007年社大台江分校師生也響應推動。2010年隨著台南縣市合併,事權統一,也促成路徑繼續往官田區的烏山頭水庫推進,成為全長45公里的「台南山海圳綠道」,是「台灣山海圳國家級綠道」的前身。
2016年小台江親師生、社大台江分校,展開從台江到玉山國家公園的路徑試走踏查,倡議政府規劃台灣山海圳綠道,2017年國發會研擬發布「建構綠道網絡之策略規劃」計畫,在其精神下,由林務局(今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統籌規劃,2018年串連成「山海圳國家綠道」,從台江國家公園出發,沿嘉南大圳上溯至烏山頭水庫,再翻越烏山嶺水利古道到曾文水庫,沿曾文溪經過阿里山抵達玉山(標高3,952公尺)。
多年來民間的倡議已形成力量,早在2006年,由黃武雄、徐仁修、小野發起的「千里步道協會」,倡議建置可供安全步行、單騎,保有自然人文之美的綠色路網;在諸多環境保育的場合,總會看到執行長周聖心、副執行長徐銘謙不遺餘力倡議的身影。在中央,前國發會副主委曾旭正和主委陳美玲都是國家綠道重要的推手;大家都各自走在環境保育的路上,然後在某個時刻相會合了。「如果說有一顆北極星指引著我們,那就是『守護河川、保育環境』這個價值。」吳茂成感性的說。
「這條路徑,由台南市政府、嘉義縣政府、國發會、河川局、南水局、農水署、林務局等公部門合作下,結合在地社區、NGO社群,從地方到中央,成立跨平台的推動委員會,這是國家發展公共治理的重要案例。」吳茂成說。
這條全長177公里的國家綠道,在時間上呈現台灣400年的歷史縮影,串聯了台江、西拉雅、鄒族等三大族群文化圈,更含括五種氣候帶林相、四種水域等多元自然生態圈,呈現台灣的多元豐富,起點就在台江。
山海圳國家綠道推動以多元運具的方式,徒步、騎單車、搭公車或是遊艇,從台江走到玉山。
※黑面琵鷺在台江
台江:水鳥的天堂
台江另一聞名世界的是每年秋冬季訪台的黑面琵鷺。曾經全球統計僅存288隻的黑面琵鷺,在各國的努力保育下,到今日國際普查達到6,603隻,而台灣是牠們每年度冬的主要棲地,2023年統計的數量達到4,228隻,占全球的2/3。
台江成為黑面琵鷺的主要棲地,不脫地理環境的因素。台灣黑面琵鷺保育學會秘書長戴子堯說道:「長久以來曬鹽和魚塭就是台江內海區域的產業主力,它的環境就是潮間帶、內海、潟湖、魚塭、鹽灘地,這本來就是最適合水鳥棲息覓食的環境。」「再加上台灣位在東亞水鳥遷徙的路徑上,許多水鳥在遷徙途中會停下來度冬或休息,這邊不只黑面琵鷺,其實就是水鳥的天堂。」
黑面琵鷺飛翔的姿態。
黑面琵鷺休憩的樣態,以單腳站立,頭首會往後轉180度將嘴喙埋入背部羽毛內。
從瀕危告急到劃設保護區
從事黑面琵鷺調查已有數十年的台南鳥會常務理事郭東輝告訴我們,南部的鳥人都知道黑面琵鷺是固定的冬候鳥,每年都會來,只是當時沒有科學調查,直到1988年香港觀鳥會公布了國際的數量,才發現數量如此瀕危,而且有1/2都在台灣曾文溪出海口。
「時間剛好銜接到濱南工業區的開發,」戴子堯指出,濱南工業區的開發案選址正好在水鳥度冬的棲地上,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育的衝突猛烈上演,甚或農委會(今農業部)在1992年7月公告黑面琵鷺為頻臨絕種保育鳥類,11月即發生黑面琵鷺獵殺事件,引起國內外的關注;國內NGO團體如高雄鳥會、台北鳥會、台南鳥會,還有各大學的社團,如成大、東海、淡江、中山、屏科大各大學的野鳥社投入發聲,國際也有國際救援黑面琵鷺聯盟SAVE(Spoonbill Action Voluntary Echo)的聲援,總算擋下工業區的開發。
1994年政府劃定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515公頃),2002年成立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其中有300公頃為曾文溪口黑面琵鷺保護區。2009年台江國家公園成立。
保育團體認養閒置的國有鹽灘地,進行棲地經營管理,是保育工作的一大跨步。圖為台灣黑面琵鷺保育協會的夥伴,右一為戴子堯。
保育研究的起點
「因為黑面琵鷺只分布在東亞,一開始正式紀錄就這麼少,台灣在保育和研究上就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戴子堯說。
數鳥是最基本的功課,從數量的變化可以了解族群的變化,告訴我們環境棲地起了變化。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前全世界都知道黑面琵鷺是冬候鳥,可是夏天牠們去哪邊並不清楚,一直讓牠背上發報器追蹤,藉由衛星的定位,第一次追蹤成功就在台南曾文溪口,結果發現牠們是回到南北韓交界處繁殖。」戴子堯解釋。甚至從DNA檢測,驗出體內有DDT的成分,推測黑琵數量銳減,可能與韓戰時,韓國境內被撒下大量DDT,環境遭破壞有關。
2002年,台灣爆發黑面琵鷺集體中毒事件,73隻死亡,原因確認為肉毒桿菌中毒。自此黑面琵鷺的保育工作多了一樣,巡守清除魚塭水塘的腐魚屍體,郭東輝解釋:「肉毒桿菌是厭氧菌,屍體是很好的培養基,黑面琵鷺誤食了,毒素會攻擊肌肉細胞,讓肌肉癱瘓。」若有發現腳軟的黑面琵鷺,要立即搶救。從每年秋冬黑面琵鷺來台報到,志工們每周末都在野外巡水田,「要看顧的面積很大,一個人都幾十公頃。」
台江國家公園營造生態友善棲地。
台江是水鳥的天堂。
觀察黑面琵鷺
在地人又稱其「飯匙鵝」或「烏面抐桮」(台語發音oo-bīn-lā-pue),是從其形似飯匙狀的嘴,和利用嘴在水中橫向掃動篩捕魚隻,覓食的樣態而來。黑面琵鷺白日大多在休息睡覺,傍晚才會飛出去覓食。郭東輝架好高倍望遠鏡,教我們辨識,黑面琵鷺休息的姿態是以單腳站立,頭首會往後轉180度將嘴喙埋入背部羽毛內,與旁邊大白鷺低頭休息的姿態不同。他同時要我們觀察鳥隻的腳環,紅、黃、藍、綠色的腳環分別代表是由韓國、日本、台灣和香港所繫放。
黑面琵鷺的習性會回到固定的棲地,戴子堯提起他曾在大年初四被Call去搶救受傷的黑面琵鷺,痊癒後為牠上了編號T80,「每年,我都會期待這個朋友回來,看到牠我都很開心,就像生命之間有了連結。」戴子堯說。
十月抵台,黑面琵鷺會在台灣停留約半年之久,直到隔年三月,黑面琵鷺的冠羽與胸前的羽毛轉變成為黃色,代表已經性成熟,可以繁殖了,也意味牠們北返的日子也近了。郭東輝說明,到了北返的時機,會感覺鳥群間隱隱的騷動,發出低沉的嗚咽聲,接著一隻領頭,再三五成群起飛,那樣壯觀的景況,若有機會目睹,想必畢生難忘。
台南鳥會常務理事郭東輝長年投入黑面琵鷺保育工作。
官民、NGO的眾志成城
來到另一處魚塭旁,郭東輝指給我們看池邊的立牌,是台江國家公園推動的「生態友善棲地營造」措施,鼓勵漁民在魚塭收成之後,仍保持池內20公分的水深數天,留下雜魚讓黑面琵鷺覓食。
另一方面,民間的保育團體更從以往賞鳥僅是觀察、記錄,更進一步邁入棲地經營管理。目前嘉南沿海幾處國有鹽灘地,依據已訂頒的「國有非公用邊際土地提供認養促進環境保護案件處理原則」,由台南鳥會與中華民國野鳥學會、台灣環境規劃協會、台灣黑面琵鷺保育協會、台灣濕地保護聯盟、荒野保護協會等六個環團共同認養將軍和七股約 1,230 公頃的國有鹽灘地,讓這些被閒置的空間,藉由經營管理,可以發揮更好的生態服務功能,提供更多鳥類棲息。戴子堯說:「我覺得國產署做很前衛的思考,將土地供NGO認養,減少了開發的機會,勢必承受了一定的壓力,但是以現下來看未來,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棒很重要的措施條例。」
黑面琵鷺保育成功的案例是亞洲團隊的驕傲,也是世界的典範;只是,郭東輝不忘提點了我們背後真正的意義,「黑面琵鷺是保護傘物種,保護黑面琵鷺及其棲地環境,就等於保護到這個環境中的所有物種,保護了生物的多樣性。」
時序正好,拜訪台江正是時候,走走天氣晴朗的山海圳,或是在魚塭間探尋這些黑面舞者,相信你也能體驗到這片土地的美好與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