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廟社區廚房,重溫粽香的節慶
一堂可以吃,可以思想的民俗文化課
吳茂成
2011/5/29
端午,五日節,除了茨簷的雨溼,最令人難忘的是阿嬤、媽媽綁粽子
今天,我們師生一起在大廟社區廚房學習綁粽子,
這一堂課要讓學習者可以思想,可以有帶得走的能力!
我們笑著說,當粽子離日常生活愈來愈遠,
今天,炎嬸婆與肉粽伯一起與民俗工作坊的學員們,一起綁粽子,邊
肉粽伯顏德明在海尾賣粽子維生已有半世記,
德明伯邊示範,邊誇獎同學們綁得不錯。
看著同學一起綁肉粽,大家手腦並用,專注的眼神裡,有一種樂趣,
這就是學習的樂趣與成果。
在實作的過程中,將阿公阿嬤綁粽子的默會知識,一一記錄下來。
不是包得好好吃,而是要料炒得好才好吃。
粽葉要用麻竹筍,要洗乾淨,煮滾,泡冷水。否則會黃。
糯米泡二小時,瘦肉用醬油魯,淹過肉,用小火,煮滾就好,
香菇要先浸過,要和肉一起魯,要加其他料也一起魯。
土豆也要先浸五六小時,要包之時,再和米一起炒。
包的時候,葉脈在外才不會粘,綁的時候不要太緊,太緊煮不熟…
這些在地的經驗知識,透過實作再次的印證,這堂課的學習,從知解
在等著粽子煮熟的一小時,我們分享著大廟廚房的實作經驗與心得!
粽子是一種食的文化,節慶的吉祥物,更是共學共食共祀的日常滋味
四個三角面,最難處理,尾巴要留得夠長,才好綁。
粽子包含了爆、魯、炒、浸、煮等料理技術,爆香,比較有咬勁,去
竹葉、月桃等容器取材在地化。
粽子具有保存食物的作用,煮好置於通風處,可以放一二個星期,
從料理技術與社會文化來分析,食物也可以分等級,
食材的文化等級結合料理技術,成為節慶祭品,
食物具有有在地性,因此才有北部與南部粽的差異。
在地取材─為何用糯米,因為粘性好,月桃葉則可以消脹氣。
北部用蒸,處理材料較費時,吃起比較像油飯,口感較硬。
祭祀文化的沒落,在於女性遠離廚房與日常祭祀…
這一堂的台江民俗文化工作坊,我們除了向耆老學習綁粽子的經驗知
什麼是食物呢?食品又是什麼?
加工是為了保存食物嗎?
那麼肉粽是食品還是食物?
從包粽子到探討粽子的文化與社會意義,同學們分享著自己的經驗,
原來,傳統節慶料理也有很多禁忌,例如不可以綁太緊,
我想,經驗知識具有多元化,有其在地性,有其在地味,
透過大廟共同廚房,我們重新反思彼此的節慶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