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新聞,社大教學的實踐與可能(上)
吳茂成
2011/6/4
公民新聞是社區大學社會運動及非營利組織精神的實踐,透過新聞的發聲,探討公共之事,這是很重要的公共參與行動,具體而言就是第三部門的公共論述的學習及實踐。
台灣公民社會的可能,必須要有豐沛的第三部門的公共之聲,才能捍衛言論自由、才能捍衛公共價值與利益。
就社大教學來說,公民新聞的學習是文化資本與社會資本的累積,學習如何記錄,學習辦別公私,如何報導,如何與社群對話,如何參與政策的討論與改變。
簡言之,公民新聞是公民的基本素養,因此,我們不只是要培養公民記者,更重要的是要發展全民的公民新聞素養,認識與掌握新聞製程與技能,發展公民新聞的社群,才能破除新聞市場化、單一故事的死胡同,因此,在地的公民記者的發聲,即是一地的文化陣地戰。
今日吾人走上坡,齊聚公視討論公民新聞的教與學,別具意義。
新聞產製的論述與解構,在於促進民眾能夠發聲。
很高興至理帶領我們重新回觀公民新聞的發展歷史,九三年的番薯藤,九五年的南方電子報,九七年的生命力,二OO二年的環境電子報,二OO二年的小地方…二OO二年部落格興起。
二OO七年,公民新聞發聲!寬頻時代分享影音的公民新聞。
誠如至理所言,公民新聞寫作已不在於倒與正的金字塔,而是在於故事。至於五W一H的新聞寫作構成要素,則融於故事中,我想這是新聞報導、自我求證的要件。
至理提醒大家,報導要有一個吸引人標題,重點要置於前段,影像要加註文字說明,標示受訪者身分,觀點可以用文字來說明,不要變成監視者,影像要懂得刪減…這些看來簡單的細節,往往是新聞報導的重點之處。
一則三分鐘的公民新聞,我想不論新手或是老手,有著可以好好表現的空間。
至理告訴我們,有不少公民新聞影響著主流媒體的新聞走向,例如小尖兵的「超級機車」,「窗簾公車」則是揭發了十年無人聞問公共交通問題,此事在於公共問題的揭發,大堀溪的「生態浩劫」追出公害殺手…
二百零三個非營組織加入,五千多位公民記者,我們正在發展第三部門的公共論述之聲,監督公私之域,批判不義之事。
公民記者,善用影像來敘說,報導著社區小故事,讓我們發現日常生活的公共問題,究其實,有著濃濃的社會關懷之情,公共之義。
我想,公民新聞是一種長時間的價值論述歷程,也是社會關懷的展現,教學上必須著重公民新聞理念與辨證,勿流於表面影像的處理,必須起著深切的問題意識,引發議題討論,打開公共論述之域。
一如管中祥所說,影像很重要,但是議題常失焦。我想,過度依賴影像,議題會被吃掉,議題的設計是公民新聞中最重要的核心價值,要清楚議題是如何被操作,是起著反思的進步教育,還是淪為愚民的政治教育。
透過公民新聞的教與學,讓更多民眾認識、掌握新聞的產製流程,我們才能解構媒體的霸權,才能從影像與文字中,進行經驗與抽象思維的辨證反思。
對公民記者來說,最基本的學習是要有新聞的閱讀能力,不是盲目的要做出什麼樣的新聞,而是我們能夠從一堆新聞中去看到什麼是新聞,從日常生活中去看見什麼是公共!
新聞的產製流程,很容易導致極大與極小的二分報導,激化報導,成為一種戲劇,而不是日常的批判性思考,標題容易過度誇張曲意,很容易將故事變成全體,變成單一故事,或是把公共變成個人問題。
公民新聞教學必須要讓學生明白,公共訊息是民眾的對話與思考,私人意見的匯聚,價值的提出,而不是市場化的收視率、閱聽率的盲目追求,而是社群的聚合對話,要注意報導的位置,誰在發聲,如此的公民新聞才有公共性與日常性,才是有魅力的新聞。
謝謝公視公民新聞部至理、珊珊的用心,讓我們這一群公民記者有了進一步反思的機會,彼此分享著彼此的希望與經驗,更重要的是檢討公民新聞的教與學困境,思考對策,策勵將來。
公民新聞的課程設計,板橋社大與媒觀基金會夥伴分享,從生活經驗談媒體再現,從老照片講自己的故事,探究景物的時空改變,探討公共環境的改變,將個人與公共結合起來,攝影技術的培養,可以透過學員互訪,從社區景觀的變化,進行社區議題的討論,或是走訪新聞事件的現場,最後進行作品的發表,加深學習者的成就感。
我想,社大公民新聞的課程設計,隱含著新聞現場百回的經驗與覺察觀。
至於無法開成課,有其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因素,一是攝影技術太高,二是太理想了,課程不見得受歡迎,三是大家喜歡便宜與藝能課程,即使生活藝能與學術課程結合,也很難開成,有時只有三到五人選課,即使如此,但是,考量累積學員與培養講師,仍然一學期一學期的堅持下來,從過去的經驗中,也發現二個可能,一是如何讓電腦課轉型到社區報導記錄,一是班級的經營很重要,才能培養學習社群。
只有「三位學生」選課意味著課程設計失敗嗎?我想,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小班教學也許是社大另一種教學設計,提高教與學的品質。
大家在經驗分享中,也發現了熱情如何持續的困境,支持吾人進行公民新聞報導的支持力量是什麼呢?
我想,支持公民記者持續報導的力量,來自社會關懷的熱情。
面對公民新聞招生的困境,大暴龍說,從板橋社大的開課學員來說,人是不多的,課程內容也一直在改變,希望吸引更多的學員,但是沒有很成功,他認為,也許大家認為班級經營很重要,但是課綱是不是能吸引學員也是很重要,包括課程名稱「公民記者或是公民新聞」,都要再思考。
大暴龍分享其教學心得,課程名稱就是板橋影像記錄社,不論學員有何目的來上課,他教學員簡單的方法,去記錄身邊的事情。雖然目的是做公民新聞,但是一開始是困難的,不是容易的。要讓學員先了解公民新聞,學會記錄,才會慢慢關心,因此,第一堂課會進行老照片說故事,從老照片去分享經驗,接下來才是去拍社區,拍一些社區最近的事情,開始是從照片開始,目的不在於拍出美美相片,技術也不發太多時間去教,先讓學生能夠拍一些生活週邊的相片回來。一般人要去拍片、要去剪輯,是很困難,因此從最簡單的方式開始,用一個簡單故事來進行,繪聲繪影,慢慢進來,才開始進行影音的學習,通常到課程一半,才開始進行影音教學,前半部都是在討論社區的事情,用照片來剪輯。
大暴龍說,公民新聞課程設計目的,當然是要導入公共題目,通常會放一些簡單的例子,從公民新聞中去找這些例子,去練習剪接的技術,也以這個例子來談公共題目,另外,也有外拍,帶大家去外拍,帶學員到現場去看到實際例子,讓學員看到問題,再來仔細討論,他說,不期望學員拍出什麼樣的好作品,可是希望藉由這樣的過程,實際去經驗到一些事情,公共意識就會從中產生。
南港社大的陳淑敏老師則是熱情十足,她笑說,沒有公共電視就沒有她,課程設計最重要的是要玩,有很多想法,想要創新,因為社大學員的經驗太豐富了、太棒了,看到學員發亮的地方,去採訪他們,他們就覺得很高興。陳老師的教學是從電腦開始,她認為,很多事情不做就沒有機會,因此就去教,就去玩,阿公阿嬤才能成為公民記者。最重要的是課程要有帶動力,就像大暴龍所說,不需要那麼多技術,我們都是邊作邊學。她的課程名稱就是「公民新聞種子培力工作坊」,融入式教學,生活中小事,從個人家庭開始,與里長合作,分組採取專案去做,分組去完成,問題是在共同的協力。
我想,這就是公民新聞的熱情魅力所在,透過公民新聞的學習及參與,讓學習者有增能賦權的可能,因為,身為社大老師,教學目標之一,就是要讓將學生教成老師,才能形成改變社會的力量。
經營環資電子報多年的彭瑞祥,也有感而發,早期沒有能力去進行在地報導工作,於是就翻譯國外環境新聞,有很多熱血志工,不知道如何寫自己的新聞,因此,慢慢就發展自己的新聞寫作,也發現台灣有很多環境議題,好想去報導,但是人力不足,於是用志工方式去進行,後來就辦公民記者培訓,用編採營方式來進行。後來彭瑞祥也想到社大的教學場域,就想何不運用社大力量,在社大開課,目前已誰大安社大開了五學期。
瑞祥的理想是透過新聞來關心環境,例如發現關渡公園的天燈垃圾,看到永和社區一棵三十年的樹要被砍了,於是結合社大向民代反應,救回老樹一命。
瑞祥說,環資同事自己做公民記者,要辦活動也要報導活動。課程目的是要讓學員一起參與環境議題,大安社大也是與公民新聞結合,在課程中實作,其中幾堂課也會結合公視公民新聞來上課,也會結合環境意識觀點,探討商業環環境的問題。
在實作中,環資發現公民記者的空間。瑞祥表示,他們一如大暴龍的課程,還是以文字為主,進行專題寫作,如何報導,如何調查,也會有實作,例如去參加遊行,進行調查,舉辦發表會,讓學員了解環境議題的背後意識,也會邀請專家來談國際環境議題。他自己擔任導師的角色,讓學生可以有多元學習機會,觀摩到更多老師的經驗。
他說,同學告訴他,上了這門課,自己不甘願再做一個無知無覺的公民。
不同於北部的公民新聞教學經驗,來自高雄的素素,善用其旅遊業工作,採預約方式帶團,可以在二小時中的導覽中,也與遊客民討論什麼是公民新聞?什麼是公民記者?她說,遊客們也會回饋他們知道什麼是公民新聞,也會去看公視公民新聞。
素素是高雄第一社大公民新聞寫作社優秀社員,她在大林浦的社區教學經驗,也發現老照片是很好用的教材,從老照片中去看見時空背景的不一樣。在大林浦上課,居民上了四堂課之後,大家就會到處拍,到菜市場聊天拍照…
她自己也報導這則社區故事,讓老照片來呼喚明天的港,讓鄉親看到另一個視窗裡的家鄉,進而討論遷村問題,遷不遷,不一定,她說,但是要有所有討論,關心自己的環境。
回想素素曾經在高雄第一社大公民新聞寫作班研習,從寫稿到後來用影像來報導,自己也為鳳山家鄉拍出一片希望與公共議題。發現發現眷村中有很多台灣媽媽,去探討這個時代背景,她反思,眷村要改建,她們為何沒有聲音?於是就到共和新村去拍,去了解問題,才發現這個地方很棒。
素素說,她每天拚命剪片,剪到牙齒發炎,她一直聚焦於眷村,她發現另一種公共問題,一直談批判性的事,有些人會有反感,特別是女性,就會說你不要再說政治了,他們會怕!
因此,素素認為課程要柔性方式,在同一議題中去談不同的題材。
她在工作與生活中從事社區公民新聞教育工作。
陳珊珊則歸納這一群公民記者的教與學經驗,她說,相機不是問題,一般的相機就可以來拍,報導不用怕沒題材,從生活身邊來報導,例如待轉區與公車道爭道問題,公民新聞每個月也都有徵案,有超級阿公阿嬤,用老照片來說故事,社大教學也可以在課堂上,邀請學員擔任客座總編輯,請大家去看公民新聞,上課來分享心得與看法,最後,珊珊提醒大家,單兵作戰不行,要採取團進團出方式,例如參與各種遊行報導,或是從社區營造的訪問開始!
珊珊認為要化無形為有形,例如增加社大與傳播學系的互動,社大與非營利組織互動,用技術教學來帶出在地觀點,加強社大公民課程行銷,例如高雄第一社大公民新聞寫作,鼓勵同學去投稿,創造學生得獎的機會,讓學生更有力量,或是辦理成果展…
這場公民記者的反思對話,我們聽到了熱情如何延續、教學如何有趣、如何招生、教學的公共行動目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