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餐桌到土地 台江四代踏查「山海圳」 倡議環村綠道
2025-08-15 17:42 聯合報/ 記者吳淑玲/台南即時報導
台南社大台江分校結合經濟部南區水資源局,舉辦「踏溯山海圳國家綠道—從餐桌到土地」遊學活動,40餘人跨越四代參與,從海尾大道公啟程,前往嘉義市拜訪道將圳學會,學習當地水圳綠道營造與水利文化保存的經驗。圖/台江分校提供
台南社大台江分校今夏結合經濟部南區水資源局,舉辦「踏溯山海圳國家綠道—從餐桌到土地」遊學活動,今天帶領台江及馬沙溝等地社群親師生、志工共40餘人,跨越四代參與,從海尾大道公啟程,前往嘉義市拜訪道將圳學會,學習當地水圳綠道營造與水利文化保存的經驗。
參與成員包括海佃國小「小台江」、長安國小「水水長安」、馬沙溝長平國小師生,以及台江綠道志工、安東庭園河川巡守隊等,有阿公阿嬤,也有國小三年級的小朋友。活動由楊惟然、吳茂成老師帶領,沿著道將圳綠道與嘉油單車道,走讀道將圳20年來的倡議與營造歷程。沿途,大家欣賞到淙淙流動的清水、竹林與百年龍眼樹,並現場品嘗龍眼,感受水圳與社區共生的美好。
下午則前往山海圳東西口水利古道及水利工作站,訪談水利老站長,了解守護水圳、維護集水區的重要性與辛勞。海佃國小老師陳彤羚表示,「圳綠道充滿人文與水利的文化,和學生一起走在水圳畔、綠道上非常棒,這是值得營造台江水圳環村綠道時借鏡的經驗。」
小台江水手翁詩烜也說,「在道將圳看到百年的龍眼樹,品嘗著龍眼,欣賞百年水圳,有著濃濃的幸福感。」另一位學生高翊杰則感佩,「拜訪東西口水利工作站,認識水利人默默守護集水區,十分辛苦,也十分偉大。」
長平國小老師林惠萍認為,「陪伴學生走讀山海圳及道將圳,讓孩子了解水圳與社區村落的環境互生關係,水利人愛水護土的精神,更是同學們的榜樣。」長安國小學生陳學凝說,「圳綠道綠樹成蔭,走起來十分舒適,認識到一個人也能發起保育行動,這種公民精神令人敬佩。」
老台江居民吳銘福阿公則語重心長地說,「守護地方要有熱心的人來倡議,守護水圳、減少河川環境汙染,才能改善不好的地方,營造更好的水圳綠道。」
社大台江分校表示,此次活動不僅讓學員認識水圳的歷史與功能,更看見綠道如何成為學校的綠色通學步道與社區的生物廊道,深化環境保育與飲水思源的理念。透過實地走讀與交流,期盼未來能在台江流域營造屬於在地的水圳環村綠道,延續守護土地與水資源的精神。
台南社大台江分校結合經濟部南區水資源局,舉辦「踏溯山海圳國家綠道—從餐桌到土地」遊學活動,40餘人跨越四代參與,從海尾大道公啟程,前往嘉義市拜訪道將圳學會,學習當地水圳綠道營造與水利文化保存的經驗。圖/台江分校提供
台南社大台江分校結合經濟部南區水資源局,舉辦「踏溯山海圳國家綠道—從餐桌到土地」遊學活動,40餘人跨越四代參與,從海尾大道公啟程,前往嘉義市拜訪道將圳學會,學習當地水圳綠道營造與水利文化保存的經驗。圖/台江分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