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學後採訪趣
─《大廟興學》社區寫作工作坊的第一課
吳茂成
2011/7/18
一早的雨停了,公民寫作班及民俗工作坊師生,一起來到海佃國小,陪著孩子一起來啟動「社區寫作工作坊」。
孩子的寫作世界,一直是許多家長憂心之處,多年來的教學經驗發現,孩子的生活經驗不足,過度的補習,過度的保護,導致孩子與土地、生活環境的連結斷裂,孩子只認得卡通人物,此外,就是思考能力的不足,和人討論對話的機會不夠,例如愈來愈少有機會與阿公阿嬤講話,聽講古,對生活發問,對爸媽老師發問,一起來討論。
如何打開孩子的生活經驗?如何發展孩子的抽像思考能力呢?這便是台江《大廟興學》放學後學校的推動原則。
今天,台江民俗工作坊與公民寫作班二班資優學員,一起為孩子們舉辦「社區寫作」班,安排台江本土數位影片的教學,分享採訪經驗,讓小朋友先有問題意識,透過台江燒肉粽、綁掃帚及中崙粿的製作及文化介紹,激發孩子的學習意識,鄉土情。
高毓螢同學分享她在台江民俗文化的學習方法,她說,在進行田野採訪前,會羅列出各項問題,接著進行文獻的整理討論,最簡單是先上網看看相關資料,訪問的過程才能順利,至於使用錄音筆,在於確認筆記是否有誤,此外,拍照很重要,取近距離或是遠距離,要先考慮好。高老師進行採訪時,特別注重每一個事物背後的意義與由來,例如九層糕與重陽節的關係。除了網路之外,還要進行文獻資料的查詢,採訪回來之後,與同學們討論架構與內容,不足的部分,再補採訪,有的一年只有一次,例如謁祖,因此,每一次田野採訪的機會,十分珍貴,要好好把握。
調查台江綁掃帚的陳明芬同學,則是從自己的經驗出發,先找到一個主題,採訪之後,先寫一篇短文,做為影片分鏡剪輯的參考基礎。負責訪問肉粽伯的方小尹,則是從觀察小朋友學綁粽子的過程,想到阿嬤綁粽子的經驗,從小朋友的學習觀點來進行台江本土數位教材的製作。
海佃國小周義雄校長今天也特別給小朋友打氣,他說,腦袋所想的,就是筆上寫的,透過採訪,了解這塊土地的故事,所有的學習,都是透過腦袋與眼睛所看到,如實的寫下來。但是,學習的目的,就重要的是要去做,扎實的做,才是我們的學習目的。
周校長說要靠各位小朋友的雙手雙腳去關心土地,台江家鄉就靠大家來守護,因為,每一個人都是家鄉的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