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草地醫生,城伯及那一代醫療工作者
吳茂成|2025/05/14-09/24再修
台南市安南區古稱台江,二百年前曾文溪改道生成台江十六寮溼地型社會。台江建庄二百年來,教育文化、環境保育、水利及醫療,攸關著台江發展的興衰。
海尾寮子弟吳平城醫師在日治時期,原就讀台南師範學校,受到吳丙丁醫師的鼓勵,東渡日本考取岩手醫專,日後返鄉,1938年先在西港醫院服務一年,1939年就回到海尾十字路老宅,開設厚生醫院,1948年,國民政府來台,各地天花等傳染病橫行,政府採取設置衛生所來防治,吳平城醫生受台南市衛生院之託,毅然接下安南區首任的衛生所所長,四處奔走採購疫苗,為照護鄉親而努力。
這一段台江草地醫生的歷史現場,即是位於今日安南區公所後方的平民診療所,也就是現在安南圖書館的書庫,巷口前面就是吳平城醫師的老家,他在這裡開設「厚生醫院」。吳丙丁醫師在一九三二年也在此租屋,開設診所。
事實上台江地區要到1970年,因為烏腳病防治,才普設自來水,改善飲用水及衛生環境,在吳平城醫師返鄉開設厚生醫院之前,尚有畢業於台灣總督府台北醫學專門學校的南路寮陳連進醫師,他在昭和五年返鄉開設安順醫院,還有中州寮的「限地醫」林達儒醫師,林達儒也是安順公學校的校醫,這一段台江草地醫生的醫療史故事,見證了溪北溪南鹽分地帶知識分子,醫人也濟世的精神,三、四年後,分別是厚生醫院創立九十年、安南衛生所八十年。
事實上,這棟平民診療所,台江教育文化界原倡議規劃成台江鄉土故事館,但是九二一地震之後,因為區公所變危樓,設於區公所三樓的安南圖書館,一度要遷到本淵寮菜市場,對營造優質的文化學習環境,十分不妥,因此,才有了催生台江文化中心的倡議。
如今,台江建庄二百年,台江教育文化各界倡議公私協力,發起以公共藝術進行台江歷史現場再造,讓歷史回到當代台江的生活現場。2024年已經在安順百年教會,完成安順公學校百年校址歷史現場再造,接下來,進行台江草地醫生的醫療歷史現場再造,在疫後社會更具有時代意義,有三個營造面向,值得大家共同思考
一是以「厚生,台江草地醫生故事屋」為主題,進行平民診療所外部小空間及巷道微型公共藝術設計,透過「厚生」醫療大愛主題設計,以及進行「環境淨化」、「健康促進」的植物景觀營造,讓鄉親來到安南圖書館時,有一處讓心靈療癒的文化書香花香閱讀空間。
二是結合安南圖書館一、二樓的開架式圖書空間,設計適合的展架,規劃「厚生,台江草地醫生」故事常設展,結合台江草地醫生專書導讀、台江老照片(數位展)、以及台江歷史文化及醫療保健書籍介紹,讓鄉親可以了解認識這棟歷史最悠久的平民診療所、同時見證台江草地醫生醫療史的歷史建築生命故事。
三是結合安南圖書一、二樓的樓梯空間及牆面,透過多媒材設計,規劃「厚生,台江草地醫生故事」藝術牆。以及在安南區公所大門設計「厚生,台江草地醫生故事屋」的入口導覽意象,引導來區公所洽公的民眾,可以走進圖書館,參觀認識台江草地醫生的歷史現場再造。
最後,實踐台江文化治理、藝術參與理念,規劃過程,可以邀請耆老口述歷史、邀請台江教育文化社群參與,公私協力,共同參與「厚生,台江草地醫生」歷史現場營造工作,迎接台江現代醫療史九十週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