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參與、倡議到行動:第十四屆全國社大研討會之後…
喚醒社大之魂,讓我們學習在公共領域相遇的能力
吳茂成
2012/5/26
「走進宜蘭!」第十四屆全國社大研討會,先從在地旅遊走讀開始
─發現地方,發現經驗,發現希望,創造互為主體的夥伴關係。
讓宜蘭鄉親看見全國社區大學的理想,讓全國社大走進宜蘭的山水人情!
走進宜蘭之前,全國社大理監事會先走進教育部,走近社教司,倡議研擬全國社大十年發展計畫;提升預算,整合行政資源;定期會談,搭起公私協力的對話平台。
這就是朝成理事長在全國研討會的開場白精神!
這陣子與部長談話,他誠懇承諾三件事,一是研擬十年的社大發展計畫,在公民社會與和識解放的實踐上,共同來探討,二是承諾社大整個經費,增加百分之二十,三是承諾與社大進行會談與協商,換句話說,我們與教育部有很好對話的開始…
隨後走進社大全國研討會的蔣為寧部長,也再一次向全國社大夥伴,宣布這項共識,提升全國社大經費百分之二十的政策目標,他很務實的說,希望大家集思廣義,不只是倡議而是有案例的行動。
誠哉斯言,蔣為寧部長不談空言,著重行動,正與社區大學強調公共參與的行動精神相符。
來回宜蘭台北奔波的社教司長羅清水也坦言,今天教育最缺乏的是公與共的關係,因此,社大推動在地化、泥土化,要發展在地化的生命力,更形重要。
他說,接任司長之後,就看到社大全國促進會夥伴來到司裡,他從社大人的身上,看到台灣社會原動力,教育部願意承諾推動社大公共教育,讓公民倫理與責任活在台灣的每一個角落。
在全國社大優秀志工表揚大會,他有感而發,感謝社大夥伴,讓台灣有愛,讓社大成為每個角落教育文化,活起來的原動力。
第十四屆全國社大研討會,我們企圖讓公私部門看見社大未來的願景與困境,吾人應行難行須行的公共之路!
素貞校長說,台灣能否走向永續未來,社大是關鍵的力量,做為第十四屆全國研討會的召集人,她呼籲,教育部與全國社大,必須展開跨領域與公私協力的對話,建構夥伴關係,釐清彼此的權責,才能真正做到共同治理的理想目標。
走進第十四屆全國社大研討會之前,我與素貞校長早一步,先走進宜蘭,與社大師生討論訂定「社大發展自治條例」的理想與必要性!
「社大發展自治條例」的理想有三,一是將社大推動公民社會、知識解放的理想,做為終身學習的目標,一是確認政府辦理社區大學的應辦精神與事項,一是設置社大發展審議委員會,建構公私協力、公部門與社大的夥伴關係。
那一夜,我們與宜蘭社大夥伴,一直談到深夜,不願離去!
宜蘭人很熱情。
二天一夜的全國社大研討會,亦是如此。
在夜深的枕頭山上,我們聽見蘭陽的夜雨聲,不禁想到詩人楊萬里─
萬山不許一溪奔,攔得溪聲日夜喧,到得前頭山腳盡,堂堂溪水出前村!
我想,台灣社區大學運動,終將是攔不住的大河。
我們或許還在山環狹彎之處,然而,只要效法「川流不息」的精神,社大這堂堂溪水,終將沖出一條公共、自由、幸福的教育大道!
第十四屆全國社大研討會之後,我們正走在,重新反思釐清「公私協力」、「公共治理」的道路上。
「如何避免侍從化,如何避免異化,如何避免霸權?如何營造公共治理的政策參與平台,如何建構公共治理的預算參與制度?」挑戰著我們,也考驗著我們未來的出路!
「我們如何學習在公共領域相遇、對話的能力!」這是公部門與NGO必須深思的當前課題!
因為,沒有公民參與的政策,那是破碎的、缺乏公共性的政策,也可以說是最大的無知!
我如此的感慨著,在邁向低碳社會的政策論壇,吾人如此的倡議著!
教育的可能在於內心有所感動,在於發現我們自己的個性風格,教育才有可能,我們才能成為自己,公共領域也是如此,公共不會從天上掉下來,而是我們自己去發現─生活中的公共在那裡?而是我們在公共事務的倡議中,創造出參與、對話及公共治理的機制,這是台灣希望的所在,發現公共,即是發現台灣,台灣才能成為台灣,而不是被殖民、被虛擬的想像共同體!
因此,吾人必須先掌握公共議題的倡議權,我們要為公共發聲,在不同聲音之間,發現共鳴的公共之域,例如,參與討論教改的合法性、公共性,例如探討全國社大設置條例,來喚醒社大的個性。
當代的我們,社大諸友,喚醒社大的心靈,發展社大的個性,乃是第十四屆全國社大研討會之後,吾人應為之事,透過全國社大設置條例的共同討論,再一次來釐清、反思社大未來之路,如此,我們才能充分發揮社大公共治理的能力,才能對社會發展有所貢獻。
事實上,從過去社大十年發展經驗發現,從NGO的參與權來看,在公共治理的過程中,參與創造了最大合作的表面積與最大深度的反思,以及最大的幸福!
不過,我們在參與中必須掌握公共議題的倡議權、實踐社群的培力,深耕社區與跨社群連結,更重要的是要傳遞知識工具給人民,如此,人民才能機會與能力參與,才能成為社會的變革者與促成者。
從政府的治權來說,專業信任度的崩解,以及公部門受限於發包制度的惰性與陷於防弊的恐懼,無法創造最大的公共治理效能,因此如何透過政策審議及民眾參與來改變制度的不合理性,這是將來要改革的地方,才能發揮公共資源的最大效能,才能為人民創造最大的幸福,此外,文官專業的再反思與再建立,刻不容緩,因為,缺乏實踐性的中層幹部的組織,是無法呼應社會及世界發展需求。
因此,在社大與公部門的對話共治的關係中,首先在於公民參與權的合法性、公共性與信任制度的建構,如此公民才能取得公共事務的發言權與監督權,然而,NGO面臨著公共事務發包的過程中,我們必須反思自己在行動中,要避免被待從化,以及警醒自己要從合作中被異化的過程中覺醒。
更重要的是,我們也面臨著公共治理的技術創新的挑戰,因此,知識解放與不斷的學習乃是必須之舉,如此,我們才有能力去判別公共政策的必要性、合法性與公共性,我們才有能力去改變毀壞性的生產技術與生活方式,鼓勵更多公共的、創新的研究及參與行動,恢復綠色人本的生活環境。
如此,我們才能恢復自然生態,讓自然生態去縫合破碎的世界。
社大是改變台灣的重要的一道防線,讓我們一起學習在公共領域相遇的能力,從近身之處,從地方來守護台灣,來改變台灣!
論壇與談人周素卿教授即言,低碳社會的建構是公共議題,但是低碳家園是全球政策,這是吾人要努力之事,特別是低碳社會的建構不是被決定,而是公共議題的倡議與反思,她期待社大的朋友在這裡能有所努力,要發揮力量,因為邁向低碳社會,乃是新的文化與社會創新之舉。
周老師強調,人與環境的界定、低碳社區走的路線,不是被全球論述界定,而是由下而上的發展出來,才能重新建構人與環境的關係,才能對抗集體的盲目,才能創造新的公民社會與價值。
顧忠華老師也在大會中倡言,知識生產是由行動力產生,社大所做的事,就是建構台灣的新文化。
誠如所言,今日社大諸友探究低碳社會的未來,不應是流行與集體迷思,而是在於公共領域的參與及對話,而是在於城市的綠色生活地景的建構,一如我們走進宜蘭,發現宜蘭,在於發現新經驗與新文化。
究其實,第十四屆全國社大研討會以邁向低碳社會,公私協力的願景反思為題,也在於公共治理,可以是公私文化資本與社會資本的對抗,也可以是公私文化資本與社會資本的開拓與加乘,更可以是台灣公民社會價值願景的競爭。
不可諱言,現階段的我們,也許能夠倡議影響某些公共政策,但是還不能促使公共治理的品質跟著倡議理想前進,公私協力也行,公共治理也罷,我們都面臨著倡議與執行的認知與行動的落差!
發現落差,一如發現問題,那是改變與創造的起點,也是學習的開始!
在第十四屆全國社大研討會之後,公共治理之路才開始,殷盼公部門與社大NGO,一起學習在公共領域相遇對話的能力,一起走進公共治理之路,一起走進台灣,走近生活,喚醒我們本具的心靈與個性,創造幸福生活,創新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