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南方協尋,一座綠色學校的想像(五)
生態村,在日常生活中築屋建校
吳茂成
2012/8/30
「這裡一步一步來 只有四年,這一區,提供栽種,也有社區小商店,提供食物,
在巴厘島的鄉間幾回尋問之後,我們終於找到生態村的入口。
丹尼爾,巴厘島生態村的共同設計者,如此的告訴我們!
這一趟,我們差一點迷失在巴厘島的鄉間小路,這一個地方,
入村前,這裡有一個之字彎,讓我想起烏來的花園新城,也是在一個
生態村建築在山坡上,入口處是一片種著可可的農園,
說是竹樓,但是,第一眼的印象,彷佛是小時候見過的畚箕稻倉,
彷佛是台江竹籠茨的當代化作品!
丹尼爾來自夏威夷,幾年前,他從朋友那裡,
事實上,丹尼爾本身與計畫負責人的女兒認識,
丹尼爾說,生態村的竹樓設計,在於創造多元文化的融合空間,
他指出,生態村的設計,結合原住民與西方的文化,
這一趟生態村綠建築見學,就在一棟具有多元文化、現代式的發呆亭
這是一棟茅草屋頂的集會廣場!
廣場旁有泳池、吧台、乾式廁所,生活休閒必備的機能,化為竹構的
集會場的四週,椰葉簾子設計,讓人一眼就看見風來,
丹尼爾認為,環保不能犧牲生活的舒適性!
這樣的舒適性,如何在竹構的空間中設計呢?
這是有趣的桃戰!
文明,大抵是朝著令人更幸福的生活設計前進!
「這裡最主要的建物都是竹子,建築物講究自然,巨型的竹幹,來自
看來,竹構建物設計的第一步,得先懂得在地建材,
「這些竹子要事先煮水處理過,就在生態村的另一區進行,
丹尼爾告訴我們,竹構的建築,必須克服三大挑戰,一是蟲蛀,二是
因此,建材的事先處理,以及建築空間的機能設計,
因此,生態村計畫團隊就引進村後的溪流,在區內設計池糖,
然而,現代的竹構干欄式建築與傳統的竹籠茨,
傳統的竹籠茨,使用接榫的方式,生態村則是使用竹釘與藤繩,有些
生態村同時善用竹材的特性,將竹材剖半,形成洞狀形的建材,
這是竹樓的日常家具的美學!
設計者努力打開竹子做為建材的可塑性與可能性,充滿著想像。
不過,此行,在巴厘島鄉間民居,努力尋找竹屋,惜未見,
倒是,對台江來說,刺竹做為建材的歷史可以上溯到十七世紀初,
消失的不只是竹籠茨,而是台江人對竹子做為建材的想像力,
台江竹籠茨使用刺竹做為建材,為防蟲蛀水腐,一從山上砍下,
台江蓋竹籠茨是懷著等待的心情才築成!
從請神明踏地基,到準備建材,擇日動工,一連串的準備,
神明廳的設計,如同巴厘島人的家廟概念,家廟與住家同在一起,
簡言之,台江傳統建築,是一所具有「地理風水」、「在地建材」、
特別是台江竹籠茨是窮人家的房子,普羅的日常生活之屋,
如何建造一間普羅的、有信仰文化、具有生活舒適度、
這個考驗,涉及到生產及社區交流溝通的模式設計!
關於這一點,丹尼爾告訴我們,生態村建築技術是多元文化的混合,
看來生態村的設計,更大的挑戰在於建案的行銷模式,
丹尼爾說,山坡地的上區已經蓋了八棟,計畫要有十六棟,
生態村的可續性模式,也涉及到日常的維護,丹尼爾透露,
空言不如眼見,丹尼爾就帶我們實際參觀一棟現代化的竹樓!
這棟竹樓的玄闗,像似翹尾的甬道,
地下一樓是孩子的雙人竹床,客房、臥室,
在這裡,處處令人驚奇,置身於竹製的三層竹樓裡,
我們就在這層層的現代竹籠茨裡,
從外到內來看,這棟竹樓的主結構,像似一顆蛋,創世紀的概念,
他帶我們走到地下樓,指著茅草所製簷滴的下方,告訴我們那是一道
他認為,這棟建物好好用,可以用一輩子,基礎結構不會壞,
我想這與台灣三合院一樣,需要定期維修!
因為,沒有日常生活的房子很快就會毀壞了!
事實上,此行遇見一間爪哇餐廳,其設計,則是以湖為中心,
竹亭下方則是以石樁為礎,避免水腐,竹亭四柱,也是仿竹頭叢生的
簡言之,水上竹亭是一座四方矩形的竹屋,以矩形竹幹做為主結構,
從爪哇水上餐廳的設計,我們可以推論竹構的建築技術在印尼,
未來的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若是要再現台江內海溼地風光,
進一步詢問丹尼爾,目前生態村有多少人住進來,他們以什麼為業,
丹尼爾告訴我們,目前生態村的屋主大多是來渡假,或是租給遊客,
簡言之,生態村的建造,不僅是當代家居住屋的展示,
例如,生態村目前大多是使用都市的電力與自來水,
同行的社大諸友也認為,一旦人群定居之後,
簡言之,缺乏日常生活的建築,尚未能稱為一個家!
家,不是觀光的櫥窗,而是生活的日常。
往往,我們努力花更多的錢與時間,要將家布置成心底夢幻的天堂,
未來的綠色學校,應該也是依著日常的教學之式、自然之勢而築!
這是生態村給吾人的啟發,善用自然的建材,依自然之勢而居,
果能如此,日常即是自然,自然即是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