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生,《大廟興學》的生命觀
吳茂成
2013/5/10
保生,這是《大廟興學》念茲在茲的生命觀。究其實,教育即是助人的工作,學習即是生活、生命品質的實踐策略與修行次第。
「保生」,從去年底開始,我們與天主教瑞復社會基金會開始展開對話,展開行動,我們共同的目標要從高齡智障者的關懷服務做起。
高齡智障者,有一個有情的名字─「憨老」,海尾朝皇宮、天主教、社大台江分校,三個異質性很高的NGO團隊,一起共思,如何為《大廟興學》文化志工增能,如何為憨老,開創社區支持系統,協助憨老家庭,一起參與社區文化節慶活動,在社區參與中,共譜生命的意義。
今晚,第一場憨老關懷志工培力講座,我們先從高齡者常遇到的關節照護談起,打開觀念視野,才能改變生活困境。
我們很高興看到憨老朋友走進大廟,走出新生活的一步,一起與《大廟興學》志工們共學,在共學中,不斷的結善緣,從善緣中找到生活的助力。
回觀《大廟興學》之路,我們在去年決定籌設保生健康促進中心,每週固定時間為憨老、為社區高齡者進行健康關懷與社福資源諮詢服務,透過量血壓與生活問題的對話,一步一步促進社區居民的健康。
現代人的健康觀,不可迴避的是「病隨身」。因此,與其等病來磨,不如以病為師,以社區參與做為修行磨練的場域,以實踐學習做為治病的藥方,在病未起之際,斷其根源,培元固本。
進一步來說,現代人如何面對病隨身的必然性?《大廟興學》如何面對現代人病隨身的必然性?就在於掌握社區流行病的趨勢,要養成「治病的學習生活觀」,分別從課程學習,以及建構社區健康支持系統做起,前者在於解決現代人忙又盲的不確定生活,因此,學習即是養生,例如舞蹈、太極 及推拿等課程,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即是在運動,即是在養身,念轉心轉身轉,更重要的是參與健康學習課程,班級本身即是互助共修的團體,透過共學共修的助緣,讓自我意志力薄弱者,可以持續精進的修行,改變生活。這即是保生健康中心要推廣的治病學習觀。
此外,「保生健康促進中心」最重要的發展觀念,在於創造社區善的力量,健康的促進力量,簡言之,即是要發展健康節慶活動,鼓勵更多民眾參與健康活動,平時在於開創日常性的健康促進活動。保生健康促進站的健康及社會關懷行動,就是一個開始。
人要活得健康,一是生活近身處的改變,一是社區群體的支持力,今朝吾人培力保生健康促進志工,即是在創造健康社群,從社群的內在人際網絡以及外在服務網絡,一步一步拓展,如同漣漪般,營造保生的社區生活學習環境。
因此,保生的健康學習課程規劃就非常重要,如何在天主教、傳統信仰及社區大學這三個合作群體之間,凝聚力量,創新經驗,發展出具有創造性的參與行動課程,這是我們未來挑戰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