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江是一所學校 Han - 台江是一座學校 | 2013-06-30 | 點閱數: 791

青鳥,從台江起飛

懷抱理想,我們至少還擁有志業

吳茂成

2013/6/29

給台江青鳥朋友們

「實踐理想,不會失業,至少還有志業!」

台江青鳥青年工作坊,移地朝皇宮舍學堂集訓,這是台江分校與台江國家公園合作發展青年步道志工的第一步。說是要探究國家公園與地方社群的合作,青年如何參與國家公園保育行動,我想,倒不如回到青年本身的社會參與、研究學習、守護家鄉的問題意識!

沒有問題意識,學習往往「只是知道」而已,未必有用,只有當我們有用之時,我們才有可能成為有用之才,不愧父母生育之恩!

這一堂,要談台江山海圳綠道與台江青春夜行的故事,我們就從問題意識的探究,開始談起!

 

 

青年如何走近地方,走進社區?

首要在於近身性,從生活、讀書的近身之處開始行起,近身之處對青年來說,那是積累社會與文化資本的最佳實踐場域。來自美濃的一位女青年,如此的問我「她想回到美濃,如何去擴展自己的社會資本呢?」我告訴她,要善用你在美濃、從小到大的社會人脈關係,打開心中對家鄉發展的問題意識,一步一步探索,一步一步投入在地的公共事務工作。

參與就是學習,參與中才能培養信任關係,參與才能驗證知識的可用與不可用,才能獲取真實的知識資本!

吾人如此的期待著,台江青鳥這一群朋友,能夠成為家鄉NGO組織的開創者,投入NGO的社會創新事業。

「道中自有食糧!」

青年面對未來,如何靠著己力活出光彩,這是安身立命的第一步,格局宜取乎上,才不會等而下之,懷抱淑的理想,不用憂心失業,在實踐之中,自有食糧,與其徬徨於22的路上,不如,放手一搏,搏台灣社會創新的大事業,即使跌倒、失敗,也都將成為學弟學妹們繼起續行的新起點!

社會創新事業的基礎,也在於知識、技術的創新。

知識技術的創新,往往是吾人生活方式變革的起點,立基於在地的生活問題意識的升起,往往也是社會創新事業的起點!

 

 

例如,台江《大廟興學》社會教育事業,即是源於台江文化的發展困境,如何破除文化沙漠的污名、如何擴展在地文化學習人口、如何改變城鄉發展失衡的處境、如何建構在地學習、在地老化的社區學習系統…這一連串的問題意識,促使著我們回觀台江文化,才看見數百年來,台灣有村有廟,大廟做為在地的學習中心、社會參與、信仰中心的歷史文化經驗。

「學仔!」很簡單的台灣話,卻讓沒有史家為之寫誌做傳的窮鄉偏村,有了文化的學習記憶,讓我們有了重回村廟的歷史軌跡!

 

 

例如,台江山海圳綠道運動,亦源於台江溪污染日益嚴重的困境,前身是直加弄古圳的嘉南大,原是水清魚的門前溪流,卻成了工業廢水、畜牧廢水、家庭污水的臭水溝,上游五處工業區的排水渠道,這些廢水不分上中下游,流過沿岸的村落,最後終抵台江國家公園!

被污染的台江國家公園!

這是吾人不忍之處!水,讓台江國家公園與台江二十七社,有了真實的關係。

水,讓台江國家公園與台江二十七社,成了生命共同體!

緣溪行沿山進,水岸道,原是生態廊道,生物多樣性的綠道,如何恢復呢?如何還我台江綠水呢?

因此,吾人發起台江河川守護運動,組織河川巡守隊,發展小台江行動學習組織,跨界結合學界、環保團體,邀請政府單位,設「民眾參與」的台江河川守護平台,勇於面對問題,實事求是,一步一步整治河川。

另一步,則是結合台南市政府、台江國家公園、千里步道協會等單位,發起台江山海圳綠道運動,從台江國家公園,沿著水種樹築道,直抵烏山頭水庫,全長 四十五公里 。

我們如此許願,有朝一日,我們終能從烏山頭水庫,沿著道綠,相攜相行,走近台江國家公園,走進台江生態文化之中,走出台灣的新希望!

 

 

一如大家所言,將青年的憤怒,轉為改變的力量,期待大家能夠從近身之處行起,建構自己與地方社群的關係,從社群參與中,一步一步倡議、實現環境永續運動的理想。

最終,期盼諸位台江青鳥朋友,要立大志,成為台灣的坂本龍馬,結社倡議,或為NGO事業的開創者,或為台灣文官體系的改革者,或為台灣教育事業的創新者。

在地學習,學習在地,在地具有近身與終身性,那是吾人奉獻青春生命的園圃之地,那是吾人,重建人與人、人與地方的永續關係的起點!

末了,莫忘青春作伴好還鄉,祝福大家,從台江起飛!

 

:::

文章類別

台灣即時空氣質量指數(AQI)

Tainan的即時空氣品質
2025年01月10日 05時17分
50
空氣質量令人滿意,基本無空氣污染
各類人群可正常活動
空氣質量令人滿意,基本無空氣污染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目前訂閱人數: 82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