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資料 Han - 台江文化季 | 2014-05-27 | 點閱數: 882

廟會變博物館 學子認識文史

〔自由時報記者洪瑞琴/台南報導〕浸水王爺是海尾寮與溪頂寮共同信仰神明,百年來交誼香火不輟,每年輪流請神作客,昨日海尾代天宮廟會,結合朝皇宮共同舉辦社區博物館日,三百多位高國中小學子在老師及志工帶領下,認識庄內豐富人文歷史。

浸水王爺生 溪頂寮迎王

海尾寮庄位台江內海尾端,為南市最大的祭祀圈,其中,海尾朝皇宮的角頭廟代天宮,奉祀「浸水王爺」,每年浸水王爺生,由溪頂寮、海尾寮兩地鄉親輪流迎王,信仰習俗至今己有一百多年。

社大台江分校與廟宇合力推出「漁火書香,戀戀台江」巡禮活動,來自安南區十一所高國中小學師生,加上志工與兩地庄寮信徒,超過千人讓神明請吃「祖酒」,有麻油豬心、當歸鴨麵線、炒米粉、豆花與西瓜等,盛大又熱鬧。

學子們以社區散步方式,連闖十三關,在朝皇宮椪舍學堂「擲雞蛋、寫書法」,體驗傳統漢學的拜師禮俗;在鄭家老茨跟著吳成受阿嬤炒魚鬆,品味傳統漁村的鮮滋味;參觀老餅店,聽著太陽公的故事,品嘗九豬十六羊。

社區巡禮 炒魚鬆吃「祖酒」

最後壓軸,大夥齊聚海尾代天宮,共同歡迎來自溪頂寮迎請浸水王爺的五、六百名鄉親,迎王加海尾社區博物館巡禮活動,「廟會有吃有拿擱有學」,師生們都好開心。

海尾朝皇宮主委吳進池、代天宮主委吳崇鏗都肯定地說,看到這麼多學子一起參與,「海尾寮庄做為放學後的學校,很讚啦」。

台江分校執行長吳茂成表示,台江有二十七庄,已整理完成六庄社區導覽資源,未來推廣擴至其他庄頭廟宇,共同營造「台江社區博物館」。

 

民間凝聚文化意識 公家也要覺醒

記者洪瑞琴/特稿

 

 

 

 

台南「文化古都」不是用喊的,公部門用心態度與積極作法,讓民間看得見,公私合力共同營造,城市「文化氣質」才能讓大家感受得到!

台江海尾寮辦廟會活動,「庄內熱鬧」不單單是信眾與學子參與眾多,打破傳統廟會形式,更重要的是推動「大廟興學」理念,社區大學台江分校一步一腳印,逐漸凝聚廟宇共識,創造很好的社區學習環境。

平心而論,信義街舊路牌拆不拆?外觀美醜與價值意義,都是見仁見智很主觀地取捨,問題在於用心與否,公部門能否多一些思考,腦筋轉一下,「舊的不一定陳腐不堪」,如同台江分校用心去改變廟宇想法,提升庄頭傳統廟宇成為社區公民意識重要據點。

落得「文化劊子手」罵名,對公部門而言,實在太沉重,對居住的市民而言,又是情何以堪,豈是任人宰割?「文化意識」不僅是文化局才要有的基本信念,各公部門與市民也都要有「文化古都」自居為傲的「文化意識」覺醒,共同努力維護,否則一塊路牌還放得回去,有歷史意義的街巷、老屋拆了,就真的「回不去了」!


中華日報

2014/05/25 16:04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為推動「大廟興學」、營造台江社區博物館,海尾朝皇宮、社大台江分校二十五日舉辦「漁火書香,戀戀台江」巡禮活動,四百多名安南區師生在闖關學習體驗中,認識在地的鄉土文化,同學們看到吳成受阿嬤在門口埕炒魚鬆,忍不住偷嘗幾口,直說「好好吃」。
 「漁火書香,戀戀台江」以社區散步方式學習體驗,在朝皇宮椪舍學堂安排「擲雞蛋、寫書法」,鄭家老茨跟著阿嬤炒魚鬆,以竹筒擔水體驗海埔地昔日缺水的困境,搭牛車繞村走,體驗傳統碾米廠扛米的辛勞,還有少年宋江陣武藝學武。

 


看阿嬤炒魚鬆 國中生體驗人文

安南國中學生體驗社區博物館概念,到海尾社區參訪社區各項傳統習俗,在鄭家觀賞炒魚鬆。(程炳璋攝)

 

「每個社區,都是一座博物館」,台江社大逐步挖掘每個社區在地擁有的資源,視為社區文化珍藏,26日趁著海尾社區大廟慶典,找安南國中學生體驗「社區博物館」概念,在地子弟了解在地的人文特色。

:::

文章類別

台灣即時空氣質量指數(AQI)

Tainan的即時空氣品質
2025年01月09日 19時15分
97
空氣質量可接受,但某些污染物可能對極少數異常敏感人群健康有較弱影響
極少數異常敏感人群應減少戶外活動
空氣質量可接受,但某些污染物可能對極少數異常敏感人群健康有較弱影響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目前訂閱人數: 82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