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江是一所學校 Han - 台江是一座學校 | 2014-03-12 | 點閱數: 605

找回失落的土地 ─台江埔拓墾故事

小時候的安南區,是無盡的稻田、瓜園,綠野溪水,直到天邊。

那時,眼底裡的一切,看起來稀鬆平常,不知多看幾眼,多遊幾回,直到為人父,帶著兒女重遊舊地,才驚覺這一切逐漸變了樣,急著說著過去,這才理解了,珍貴了,遺憾了…..

─這片綠水長流的台江埔、拓墾家園。

 

台南市安南區古稱台江,起於一百八十一年前風雨之變,二次移民、拓墾之鄉,面積一百零七點二平方公里,北濱曾文溪,與原鄉相望,南臨鹽水溪,與府城相通,東抵菅寮、港口、新市,毗鄰南科史前文化遺址,西出鹿耳,沒入台灣海峽,嘉南水圳穿流其間,相接八十七公里,宛若水路長城。

 

滄海桑田

「台江」一詞最早見於乾隆十一年范咸《重修台灣府志》,范志如此描述當時的地理景觀─

「大海由鹿耳門入,各山溪之水匯聚於此,南至七鯤鯓,北到蕭壟、茅港尾。」

 

這是台灣最美的內海,又稱為「海翁堀」,《台海使槎錄》及台灣府志山川總圖如此稱呼,西人法連太因(Francois Valentijn)所寫的《新舊東印度誌》地圖,繪記內海中有一沙州「Twalvis  Been」,形似鯨骨。

 

「海翁」,閩語,鯨魚的意思。「堀」,魚鱗棲身之穴,可泊百船,清朝文人如此形容「海翁堀、漚汪溪,春明浪秀。」

漚汪溪即是曾文溪的前身。

 

海翁堀,過盡千帆。

西元一八二三年七月,台灣大風雨,陰雨接連二十天,曾文溪從台江公親寮東北方的菅寮氾濫改道,三個月後,「瀰漫浩瀚之區,忽已水涸沙高,變為陸埔。」東至洲仔尾,北到曾文溪,西到鹿耳門,南到郡城小北門外,一大片內海成為海埔新生地。

 

台江變了樣,隱入歷史,逐漸被淡忘,菅仔埔代之,縷縷村煙升起。

 

當時,曾文溪一路奔流,水衝台江,溪道紛更,衝出許多浮浮沉沉的沙洲、沼地與大潮溝。

 

清朝治台良吏姚瑩所寫《東槎紀略》記載了這場風雨之變。

當時從安平東望今天的台江海尾寮─

「漸有民人搭蓋草寮,居然魚市。自埔上西望鹿耳門不過咫尺。」

這是文獻上台江埔最早的拓墾故事。

 

台江農漁拓墾故事

台江埔有漁鹽之利,鹽地先驅植物菅芒處處,台灣通史稱為「菅仔埔」,拓墾先民紛自溪北西港、學甲、將軍、七股等地入墾,三五村人「相放伴」圈地築塭,西濱一口口的溼地魚塭,東畔一丘丘的農園,養虱目魚,種番藷,起草寮,興義塾,開啟台江十六寮美名。

 

台江埔地園丘,儘是看天田,加上鹽分重,夏秋水患連連,只能種植番藷等雜穀,尋常人家一年吃不到幾口白米飯,只有藉助水利,才能增加生產量。

 

清末遂有直加弄水圳之設,西元一九二0年嘉南大圳興工,日人丈地測量,就台江埔地潮溝、低溼澤地,召募勞務工以十年之力,挖築水圳、排水支線,遲至一九三0年曾文溪安順堤防築成,水患稍減。

今日發源於海寮,流經台江公親寮、新寮、十二佃,西本淵寮的曾文溪排水渠線、發源於六塊寮的六塊寮排水渠線,以及俗稱嘉南大圳的鹽水溪排水渠線,大抵是日治時期,沿著這些低溼澤地、大潮溝開築而成。

此後,水圳輪灌,進行鹽地改良,三年一作,農地生產力大為提升,就連港仔西海濱之地亦能耕種,台江埔地居民生活漸為改善,十庄頭的人口,西元一九一八年僅一萬九千餘人,十四年後,成長到二萬七千多人,現存日式木造和順水利工作站,見證了這段台江水利開發歷程。

 

改善農耕技術

民國四十年安南區議員楊請(海尾人)、吳丑(十二佃人)、林石柱(媽祖宮人)、郭枝(土城人)四人聯合力促興設「安南農業職業補習班」,借海東國小上課,後來再向海尾人吳文錦等地主購地建校,即是今日的安南國中。

楊請當選市長之後,採取「就地取才」政策,聘總頭寮人、台中農學院畢業的林秋澤為班主任,教育子弟,改善農漁技術。

民國六十年,台南農改場看中台江埔十分塭沙地,試種洋香瓜成功,瓜甜多汁,聞名北台。

 

聞名的還有台江魚塭,一味虱目魚養活無數人,分為鹹水、淡水兩類,前者引潮溝海水,後者通排水渠線,接山洪雨水。

淡水塭養鰱仔、草魚、烏魚,鹹水塭養虱目魚,最為好吃,農曆八月「儲魚栽」,隔年三月出坪,長到二尾一斤重,就可以販售,九月半忙著涸塭,十月半做塭人「謝寮」,辦桌請塭工、長年,拜謝土地公、好兄弟。

台江啊,拓墾人的母親。

這片塭田,生養著代代的拓墾子民,讓他們有飽滿的力量,讓他們得以打拚爭氣。

受傷的土地

 

然而,無奈的是,進入工商業社會,台江塭田的生命,逐漸老去,原本清澈的溪水,不再被疼惜,被工業、家庭廢水染黑了,受傷的土地,逐漸荒蕪,唯有長綠的台江水圳,流啊流。

養魚、播稻、種瓜、入不敷出,只是老農對田園的不捨與堅持。

 

更無奈的是,年輕農村勞動人力外流,一百零七平方公里的土地,少了活力,少了衝勁。

一分稻田,萬把塊收入,「天公錢」不好賺,一位做穡人外出工作,勝過做兩甲穡。不願放手的農民,只好嘗試養羊、養牛,轉作花卉、轉種水耕蔬菜,守著土地、盼著未來。

 

台江埔新家園

一百多年的台江農漁業,至此行到水窮處,亟待轉型覓出路。

吾人認為應從恢復土地生命力、推動觀光休閒農漁業下手,一方面營造「生態淨地」,一方面發展台江「生態魚塭」與「生態農場」,活化台江塭田。

 

值此新舊變革之際,市政府及農漁會應負起輔導農漁民之責,勿劃地自限,囿於陳規,充分利用閒置魚塭及農地,復育「多樣性」的生態環境,讓螢火蟲、讓原生的植物、讓水底裡的魚蝦再現,讓台江埔恢復生氣。

 

土地有了生氣,輔導農漁民發展「生態魚塭」及「生態農場」就不再是難事,經營民宿、生產有機農漁產品宅配,定期舉辦台江農漁節慶,讓台江農漁文化產業化,吸引觀光客,開創台江農漁業永續的生命力。

 

最後整個台江埔就是「生態、生產、生活」的新家園。

在這片新家園中,結合農改場、水試所、特生中心等學術單位,注進知識、生技觀念活水,融入「社區總體營造」在地的人、在地的心,繼承百年前的拓墾先民開創家園的精神,讓農漁民參與學習,一起動手改造生活環境。

 

其中「社區總體營造」為台江塭田的再生軸、催動力。

上可結合內政部「台灣社區新世紀計畫」、農委會「鄉村社區振興運動」、經濟部「內發型地方產業活化計畫」、文建會「文化資源創新活用計畫」、衛生署「健康社區福祉營造計畫」,引入「觀念」「技術」「資源」。

下能活化台江埔鄉村組織營運能力、改造台江埔社區風貌、培訓台江埔鄉村營造人力、發展台江文化休閒產業、設置台江地方產業交流中心、落實台江埔社區互助照顧機制,營造健康的台江庄社生活,

 

果能如此,復育農漁村生態環境將成為台江新社區運動,農漁業覓得出路,找到新機,一口口的生態魚塭,一丘丘的生態農場,也將開創出台江庄社新風貌。

 

果能如此,新世紀台江生活淨地可待,綠水文化觀光城可成。

果能如此,必能找回失落的土地,吸引年輕人回歸,再創廿一世紀的台江新家園。

 

吳茂成

2004/1/30寫於台江溪頂寮

:::

文章類別

台灣即時空氣質量指數(AQI)

Tainan的即時空氣品質
2025年01月10日 05時17分
50
空氣質量令人滿意,基本無空氣污染
各類人群可正常活動
空氣質量令人滿意,基本無空氣污染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目前訂閱人數: 82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