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文興學
台江大道公拓墾神話
吳茂成/寫於529台江社區博物館日前
大道公,台江的拓墾守護神。在台江早年拓墾過程中,總頭寮等庄故老還流傳一則學甲二大帝,協助先民告官討地的大道公拓墾神話故事。
總頭寮位居十三佃、布袋嘴寮兩村之間,東南隔六塊寮溪與新舊和順相望,西北隔溪心寮、新寮與曾文溪舊河道相接,可免曾文溪洪水直接衝擊,又有水利之便,有利農耕。道光二十年(一八四O)林洪氏在這一帶,請墾八十甲,旁鄰土地則有蕭排園、林志開、林成飛、施性等人拓墾的田園。
大道公拓墾神話故事,總頭寮興安宮刻於一九七六年的沿革有載:
相傳本地五保(總頭寮、什三佃、中洲寮、和順寮、外塭仔)之耕地自許東燦接管後,以實物重租徵收,民不聊生,耕民不滿,幸有中洲寮林用挺身領導報告於台南道台,並由五保信眾聯合商議前往母廟叩請二大帝作主,二大帝果然顯化為一五蒲鬂老翁,出現案上助告,道台奇之,即判歸入「崇文書院」屬管,以現金薄賦稅收,回復耕作權,自此五保民眾咸感神恩浩蕩,是年起,每逢大帝誕辰,五保民眾即聯合往學甲廟謁祖進香,迎奉二大帝聖駕蒞臨巡遊 。
同樣的大道公拓墾神話故事,在中洲寮保安宮沿革碑志也有相關記錄:
本宮奠基於清光緒元年歲次乙亥,前民自福建移民定居北門中洲頭港,部落嗣民移居此于此,荒蕪之地菅仔埔搭寮墾荒,日眾漸形新部落,謂中洲寮,居民多耕農謀生,愚俗無知,致墾地被大戶占據,抽糧受盡刻薄無法維生,四寮居民多抗訴仍難收回,端賴學甲保生大帝神力解厄,預為指引顯化為老人,自書狀訴替人民告於府衙,初被駁回,投於案下乃化旋風,重捲上案,府衙大人覺異,必有深冤,接受陳訴,耕地始獲收回,居民遂由學甲慈濟宮分香火,雕塑神像,搭寮設殿,暫安神位供奉 。
保安宮與興安宮沿革碑記所載,「五保四藔」有所不同,但是,從今日學甲二大帝南巡菅仔埔的庄社來說,其範圍尚包括布袋嘴寮、新宅、鄭子寮,由此推論,大抵是今日六塊寮溪流域兩側,與林洪氏請墾之域重疊。
中洲與總頭寮兩村所傳共同點,皆是村民團結向官方惡吏討回耕地,但是,這則故事與道光年間的郭洸侯抗租事件,混在一起。
興安宮碑記所指「許東燦」一人,為郭光侯抗租事件的主謀策畫者,為台灣縣八房糧書,承辦官租,退役後捐納同知,時常出入衙門 。
道光二十一(一八四一),因「榖賤銀貴」,鄉民懇求官方減租,台灣兵備道姚瑩同意「十石一車」減為二十元折收,日後,不得再援例。隔年台灣縣仍以二十二元徵收稅金,北、西、南三鄉皆以二十二元繳納,東鄉(今歸仁七甲)有武生郭洸侯、劉取,仍然堅持要以二十元完租,於是台灣縣府指派糧書李捷生、拔貢生黃應清(黃本淵之侄)及許東燦等人,十一月十六日邀集地方紳士在東門彌陀寺公議,郭洸侯堅持以二十元完繳,許東燦一生氣,就說「既不遵依,儘可完榖!」雙方不歡而散。
十八日郭洸侯和劉取就邀集東鄉村數百人,齊聚「保生廟」商議交榖之事,最後,由李全勝等三人代表,分赴鎮道各衙門申訴,同時在大家湊集榖物,二十日運到官倉外待驗,結果當天縣衙閉門考試,官府隔日再驗,發現榖物不清潔,難以儲存為由,拒收,同時查出背後是郭洸侯等人為首倡議,因此,派捕快要抓人,但是,郭洸候早已聞訊逃離。
九月十三日,剛好有盜匪黃賀犯案,企圖脫罪,經許東燦的好友許振牽線,捏造郭洸侯欲勾結謀反,十四日,許振就帶著黃賀到郭洸侯家裡,佯裝投誠,由許東燦帶到縣府自首。
就這樣,郭洸侯跳到河裡也洗不清一身的冤曲,最後,只好冒險遠赴京城求告陳慶鏮御史,洗刷罪名。
郭洸侯抗租事件故事,有「糧書惡吏」、有「保生廟」、有「集體訴訟」、「納榖不納銀」等情節,正好與菅仔埔先民口耳相傳的大道公協助告官,抗議稅金過高,討回墾地故事,十分接近。
因此,這兩起人民抗議不公稅制的衝突事件,就被混為一談,流傳至今。
那麼,大道公拓墾神話故事的實情為何呢?
一九O五年《台灣土地慣行一斑》另有記載道光年間菅仔埔,墾戶抗議租金過高之事。
故事中的府八房糧書惡吏為蘇定厘,當時,因為菅仔埔拓墾者不識字,因此,官府派府八房書吏蘇定厘,前來統籌辦理,未料,蘇定厘欺負菅仔埔墾戶不識字,欺上瞞下,自充為墾首,將墾戶納為自己的佃戶,一開始是「一九抽」,後來改為二八租、三七租的抽,最後,蘇定厘食髓知味,再提高租額為「四六抽的租」,於是菅仔埔墾戶們集資告官,提出訴訟,第一回敗訴,第二回合在秀才童生的協助之下,終於打贏官司,台灣知府最後將蘇定厘不當手段得來的大租權,判給崇文、海東及蓬壼書院 。
這就是菅仔埔學田租、宗文畑(崇文畑、崇文園)的由來!
至今,總頭寮六塊寮溪旁的耕地,仍有「三七仔」舊地名。
大道公拓墾神話故事也流傳於十三佃,十七年次的蔡典老先生說,十三佃頂頭角與總頭寮之間,也稱為崇文園,每年三月大道公生之後,十三佃與總頭寮也都會奉請二大帝遶境、演戲酬神。
菅仔埔學田租事件,擴及五保四藔,當屬地方大事,我們可以推論,當時村人必定群集公茨村廟內,一起集會討論對策,最後決定集資打官司,第一次敗訴,一如保安宮碑記所言,「初被駁回」,第二次在秀才童生相助,向大道公祈願保佑之下,終於打贏官司。
這就是台江菅仔埔,大道公拓墾神話故事的原型。
參考資料:台江內海及其庄社/吳茂成。台南市政府文化局出版
#台江本土教育 #社區博物館 #台江文化研究 #大廟興學 #大家寫村史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