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台江設計,從實踐培養獨立研究的能力
吳茂成
2016/7/13
各位台江流域專題研究同學平安
一天忙於為台江研究,為台江設計的踏查、訪談、分組討論,若是失去了問題意識的感知能力,我們很容易忙茫盲。
台江流域專題研究,大家要從教室到爐渣漁塭、台江國家公園、溪頂寮社區的點線面空間,發現這一條守護之路的路徑知識,這是台江流域專題研究小論文研究的重要訓練,也就是感知的能力。
踏查現場、拍照記錄、採訪耆老、探究過去生活情景…發現在地的人事地物,歷史的變遷,從人與事物,從社會與環境的互動,進行觀察討論,整理在地知識,發展研究問題意識,探究在地遭遇的困境,思考解決對策,同時,勿看輕近身常見之物,才能發現台江在地珍貴資源,思考如何擴展其影響力。
這是台江流域專題研究重要的精神,研究本身是探究研究過程的路徑知識與問題意識,進而與套裝知識對話。
簡言之,將一路踏查訪談的過程,以說故事的描述方式,化為人事時地物,看見什麼、聽見什麼、聯想到什麼、整體感覺如何?有何疑問…寫在一張A4 紙,或是用圖像記錄,做成筆記,寫下這一路的研究動機目的、研究方法、研究過程、研究發現…簡言之,整理踏查的過程經驗,進而看見經驗的獨特性,如此,我們才能接上台江這塊土地的地氣,打開自己在台江的生活經驗,進而發展抽象思維,思考可持續、可參與,為台江設計的社會實踐方案,也就是學習自我培養獨立研究的能力。
台江流域專題研究,走入第三屆,我們以社會實踐的研究精神,親師生共學,走入社群,走入土地,看見台江家鄉的種種,大家在教室與學者專家對話,踏查台江環境現場故事,走進社區採訪耆老…目的在於促進自己,也刺激自己覺察到自己今日所為而來的研究動機與目的,探究自己與台江鄉親、生活環境的關係,激發出問題意識,這即是大悲心升起的因緣,懷著大悲心走進環境,我們的眼睛會變得更銳利,我們的耳朵會聽得更遠。
為公共而思,為台江而設計。一如同學走入防風林之後,一陣感動升起:要保護台灣暗蟬。這是人與環境之間的感知反思,無需語言的理解,一如同學的反思,既是台江國家公園為何要蓋垃圾掩埋場?
大家前往溪頂寮大廟保安宮,在大道公廟訪談商業、宗教、社區、文化各界的鄉親,透過對話了解在地人的心聲,直指台江的發展被公部門定位錯誤,一連串的錯誤政策,不斷的發生…這是台江面臨災難社會的危機;大家在港仔西防風林蔡姑娘廟,聆聽八十六歲的郭昆山耆老的在地生命故事,他見證了這片曾文溪口、港仔西海埔的社會地理變遷史,從西平湖到溪口牽罟,從種植菅芒到種植木麻黃護沙,從圈地築塭到今日的焚化爐、垃圾掩埋場,在地老人家敘說著希望,希望這些焚化爐掩埋場,不要再留給子孫,盼能恢復西平湖、港仔西的清淨與美麗。
這是真實的小論文研究,當我們站在溪頂寮大廟口的水圳綠道,立於港仔西溪筏港,我們看見台江還是有希望的。
這份希望在台江流域專題研究人文營,化為小論文,將鄉人的心聲,地方發展願景,可貴的環境資源,化為可持續、可參與的台江社會實踐論文,促進更多社群,共同參與、共同倡議、共同行動、共同改變台江的未來。
如此學習,如此研究,才是有「用」之用的社會參與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