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江就是一座學校》台灣流域環境遭遇困境及解決策略
─以台江河川守護運動為例
今日,吾人面對台灣流域環境遭遇的種種困境,應從重建水的公共性開始,化為各項流域治理、都計的原則價值。我們要明白,水具有生態、文化、健康、經濟的公共性,簡言之,水是公共財,水資源不能被工業壟斷,水應回到土地、回到生活,才能還水的一生清白…
………………………………………………………………………
我們欠土地的終將還回去!
一切從都市計畫、國土規劃的錯亂衝突開始。
以台灣歷史博物館為圓心,半徑十公里內,共有八座工業區。鄉親感歎,房價是博物館生活圈的水準,居住品質卻是工業區環境,搞不懂自己住在博物館的文教區,還是工業區?
這就是古稱台江的安南區都市計畫的錯亂。缺乏流域治理、靭性社區的設計,不尊重土地流域文化,原為曾文溪舊河道的新吉農場,一百二十公頃的土地,卻規劃為工業區,原為鹽田、溼地之域,成為台南科工區,原為古直加弄圳的安順、鹽水溪排水線,農漁業灌溉渠道,成了和順、中崙、總頭寮工業區廢水排水溝。
水圳排水線被污名化!水污、空污、土污,更造成食物鏈的污染化。原為潮溝、漁塭、土溝、溪圳、埤塘的流域生態廊道,被工業污染、斷裂;原為社區村落的滯洪地、分水道等流域水文、被重劃、公路切割破碎化。
回觀台江流域的歷史生態紋理,水不只是給人喝,也給土地上一切有情者,藏水於地,藏水於樹,藏水於潮溝、漁塭、吃水堀、埤塘。原為嘉南大圳的給水線,引烏山頭之水到農田,到社區村落的吃水堀;原為嘉南大圳的排水線接烏山頭之水到台江塭田、溼地。吃水堀可說是台江先民創立的微型社區水庫,一口長寬五十公尺的吃水堀,相當於半甲的魚塭,供給一村居民的生活所需之水…形成台江生活、生產、生態的靭性網絡。
事實上,嘉南平原若沒有颱風,恐步上土地鹽化、沙漠化之路,沒有曾文溪的氾濫,就沒有今日安南區,107.2平方公里,19萬人之域,風雨為這塊土地帶來多樣的生物生態、改良土壤鹽化,帶來肥沃的養份。
颱風帶來水患亦或天降甘霖,想來端看我們如何善用大自然之力。
然而,溪圳潮溝隨著農漁產業的勢微,被水泥化、排水溝化、掩埋化,隨著工業區的失控而污染化;現代親水體驗流於泳池化、觀光化,飲用水被科技廣告化,常民的水文化,隨著傳統信仰被國家隔離於現代化進程而被淡忘,遑論社區擔水的種種故事。
今日,吾人面對台灣流域環境遭遇的種種困境,應從重建水的公共性開始,化為各項流域治理、都計的原則價值。我們要明白,水具有生態、文化、健康、經濟的公共性,簡言之,水是公共財,水資源不能被工業壟斷,水應回到土地、回到生活,才能還水的一生清白。
從台江河川守護運動來說,公民參與在於共同守護,共同倡議,共同改變,共創善的美好世界,我們從守護嘉南大圳到倡議種樹築道、守護河川,發現了台江山海圳綠道的可能,讓水與綠共構成一條文化、生態的綠廊道,十多年來的台江河川守護運動,促使親師生共同合作,以水圳做為教室,以河為師,發展各項社會倡議行動,促使更多人正視台江被污染掩埋的困境。
雖然吾人正處於流域污染困境中,即便公共政策不利於一溪清水長流,但只要我們願意重回土地,山窮水盡之處,終有機會找到出路,緣溪行,沿山進,堂堂溪水出前村,我們終究看見了從台江走到玉山國家公園的可能,一條台灣山海圳國家綠道的可能,一條連結水與綠,連結生態與文化的綠廊道的可能,用走路的力量,重回土地水畔,匯聚更多的河川守護社群之力,共創生態、生活、生產共生的台灣流域新境。
我們欠河川的終將還回去,還給子孫一溪的清淨!
#流域治理 #台江流域學習 #台江山海圳綠道 #河川污染 #水患治理 #都市計畫 #空氣污染 #台灣國家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