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南國中教學卓越
從學校走入台江鄉土教育。
李蕙珍/崇明國中教務主任
接觸台江鄉土教育及社區營造的緣由是因為多年前認識吳茂成老師,這件事起因於多年前的「台江青少年編採營」,當時吳老師與一群安南國中的校友們,懷著愛鄉的熱情投入,犧牲假日家庭休閒時間,從籌備到執行,糾合更多有志的老師參與,當時就對這一群安南國中的校友們所感動。之後看到吳老師對安南區土地熱情及社區的文化情感所感動,而當時剛好學校也有一群對教學友熱情的老師,因此讓我這個非安南區的本地人,能帶領一群數學領域的教學團隊,開始思考如何讓學校所教的東西,能走入社區,運用社區人親土親的資源,把課本上的學習公式理論活化起來,變得更有生命力。
一群老師為了讓孩子能與城市地區有更多的競爭力,更多表現與實踐的的舞台,因此透過資訊設備的建置開啟了安中另一扇門,也觸動教師團隊心中的漣漪,透過專業對話與創新思維,希望藉由數學教學活動過程引發孩子轉弱勢為標竿,化被動為主動,提升人文關懷、價值判斷與社會正義,幫助孩子身心及理性與感性之間取得平衡。
我們在想……
當學習的空間還給孩子時,是否提升他們對人們的尊重與關懷?
當數學學習不再紙上談兵,e化學習的互動是否觸動孩子那顆熱忱且溫暖的心?
互助學習帶來特有的「情感聲音」能否引發孩子更多的熱情與關懷情?
我們希望……
我們希望拓展數學教學的內容與素材;我們期待創新e化教材的研發與運用;
只為開拓孩子在數學與生活中視野;也為孩子全人教育開創另一扇窗。
以孩子的心為心,以他們的眼看世界,
讓他們將冷漠變成愛,使校園處處有溫情並拉近彼此間的距離。
我們的展望~
因此,教師團隊決定整合課程,將資訊融入數學教學,將學習的場域交還給孩子,展開實驗性質濃厚的數學課程,讓資訊融入數學教育拉近師生身心間的距離,點燃孩子心中那份熱情,融化孩子冰冷的心,將愛與關懷散播到世界每一個角落。
「科技無人文是無益的;人文無科技是無效的。」我們希望學生從專業教育的養成中,開展其批判與反省的精神,開拓其社會責任與人文情懷的胸襟,激發其身體力行創造實踐的熱情,並獲得心靈的充實與生命意義的肯定;建立學生的價值體系,完備「人與自己」、「人與社會」及「人與自然」的三大面向,建構和平與幸福的未來。
走入社區與長者近距離的對談,聽老師精彩解說時,讓師生們獲得了許多啟發,發現安南區原來是這麼美,也有了更多的感動。我在參與了大道公生及台江文化季,深深的為大廟文化的內涵所吸引,更感動這一群人透過那麼濃烈的在地情感,讓傳統文化與現代學習接軌,創新在地生活文化。
進一年來除了發展課程教學融入社區之外,安南國中的社團也透過社區大學台江分校、海尾朝皇宮合作,共同推動社區教育工作,引進台江社大表現優良的學員為安南國中的社團指導老師,陸續開設了台江民俗文化、台江手語、台江武藝、大道公車鼓舞、孝親推拿、台江編採社等,導入社區學習資源,也提升台江社大學員進修成為社團老師而準備更多資料而終生學習的風氣。
台江編採社,與資訊組共同合作,發展台江數位諾亞生態文化物種資料庫,透過採訪編輯訓練,鼓勵學生進行台江生態文化的採訪,記錄台江文化生態珍貴的影像故事,更重要的是培育校園小記者,讓學生有更多元的學習機會。在資訊教育方面,安南國中則是提供電腦教室,與社大台江分校合作,晚上提供給社區鄉親、家長進修之用,共同推動社區資訊教育,促進社區與學校互動,共享學習資源。
學校教育的台江民俗鄉土教育一環結合,使用所開發現成的教案資源來介紹台江,讓年輕一代的學生能了解自己家鄉的文化,相信每年再搭配大道公生及台江文化季體驗活動一定能引起學生及家長更多的投入,獲得更多的共鳴,凝聚更多的力量來關懷這片台江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