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文興學,最長的上學路
─台江近代教育一百年,培育積極公民
吳茂成
2016/05/27
最長的上學路,行過台江內海,走過菅仔埔,無懼風雨!從私塾、公學校到大廟興學,台江百年來的學堂文化,一代接一代,振文興學,培育積極公民,邁向二十一世紀的現代,文化教育、公民學習,已成為台江培育人才,最重要的投資,這是台江現代化的最後一里路,也是台江人最長的上學路。
台南市安南區古稱台江,清代為外武定里,早從乾隆嘉慶年間(1736~1820),遲至道光年間(1821~1850),曾是台灣最美的台江內海,逐漸淤積,先民在這片開台的海埔沙州之地,搭寮漁耕,建庄結社,生養子孫,道光三年(1823),曾文溪大改道之後,台江內海全面陸化,奠定今日安南區107.2平方公里、十九萬人安身立命的基石,成為大台南的核心區。
然而,曾文溪的水患連連,加上土地鹽份極重,識字率低,台江菅仔埔的社會文化建設緩慢,長期被府城人視為草地、落後之地。
日治時期,台江拓墾先民憂心民智未開,難以脫離貧困之境,當時,外武定區十四保、二十餘庄,一、二百名的孩子,北得走到灣裡、直加弄,南要到安平、東到埔姜頭(永康)、才有公學校可讀,但是路途遙遠,渡溪不便,「無一往安平公學校就學」。
因此,大正四年(1915)三月,擔任外武定區巡查補的辛西淮,邀集在地保正,齊聚媽祖宮開會,倡議興設近代小學,初期借用總頭寮基督教堂為教室。十月,辛西淮就任外武定區長,進一步召集保正、有志者,一起向日本政府請設安順公學校。
大正五年(1916)四月一日,安順公學校正式創校,這是台江近代教育的第一步。
安順公學校初設於總頭寮,前身是共同書房。位於總頭寮的舊校址,在今日安順教會的斜對面,現址已是便利商店、洗車場及一片空地,土地面近一甲,為十三佃「大門內」黃發子孫所有。
安順公學校首任學務委員,包括總頭寮林賽、和順寮林清盤、安順寮吳黎、媽祖宮吳金獅及高祈以及後來加入的海尾寮代表吳連等人,同時,開墾海尾寮庄塭地三十三甲,做為校產興學。
漁火書香傳家,台江拓墾先民,吃過不識字的苦,在設立安順公學校之前,也在利用大廟公茨的公共空間,興辦私塾學堂的漢學教育,在清末即有八個學堂,例如光緒四年(1878)即有椪舍學堂,匯聚不少的漢學老師,推展社區教育工作。
傳統書塾學堂,加上現代化的國民教育,台江先民興學振文之舉,為台江子弟打開視野,帶來希望,看見世界,其後才有楊請(教育、政治)、吳平城、陳連進(醫界)、施吉成(教育)等知識分子,陸續投入台江教育、政治、醫療、產業等公共事務領域。
昭和十三年(一九三八),因為淹水等因素,以及中州寮蔡文彬等人爭取下,安順公學校在當時安順庄長徐守益任內,遷校到中央公路旁(安和路),新、舊和順交界的現址。
為了反對遷校,總頭寮、十三佃等庄民,還曾發動罷課、退學。
這起台江最早的集體罷課退學事件,凸顯台江菅仔埔,輻員廣大,教育文化資源,分配不足也不均的困境,這樣的困境,遲到今日,文化刺激缺乏,仍是在地國中小學教育的關鍵問題。
安順公學校創立之後,在大正九年於海尾、本淵寮交界的溪畔,籌設媽祖宮分教場,大正十年四月十一日,正式開學,也就是今日的海東國小。隨後於大正十二年(1923)年創設鹽田分校,也就是今日的鎮海國小,1948年再分設長安國小、1962年分設和順國小,海東國小再於1941年分設南興國小,南興再分設安佃、學東兩所分校。
簡言之,安順國小創校至今,剛好屆滿百年,已是阿祖級的老學校。
回顧這一條台江囡的上學路,從一九一六年到今日,從私塾、公學校到大廟興學,安順公學校承續著台江百年學堂文化,一代接一代,振文興學,培育積極公民,邁向二十一世紀的現代,文化教育、公民學習,已成為台江培育人才,最重要的投資,這是台江現代化的最後一里路,也是台江人最長的上學路。